我们接着学习论语八佾篇第24节。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注解:
仪:地名。
封人:镇守边疆的小官。
请见:请求会见孔子。
从者:随从之人。
见之:让他被接见。
二三子:你们这些人。
患:忧愁,担心。丧(sàng)、失掉官位。
木铎:以木为舌的铜铃,古代用以宣布政教法令。
翻译:
开封的小官求见孔子。说:“到这里来的君子,我没有不得到接见的。”孔子的学生让他见了,他出来后,说:“你们这些人害怕丧失什么呀?中国失去规范已经很久了,老天爷要让你们的老师来做导师啊。”
解读:
本节通过仪封人见孔子的事,从侧面表现出了孔子思想的伟大。“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看来这个小官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他很看重有德行的君子。从后面他对孔子思想的推崇,可以说他是孔子生命中一个难得的知音。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他见了孔子以后,果然没有失望,感到孔子真的是一位君子。他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有什么好担心什么呀?天下已经没有规矩很多年了,你们的老师将成为天下万民的教导者。
从仪封人的口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孔子的思想和品德是很称赞的,孔子的思想在今后的2000多年直到现在都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不得不说这个人确实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
也说明孔子的思想的确有着难以抵挡的光辉。虽然当时孔子不被重用,但是孔子思想的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他将在未来对人们的对社会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到现在我们还受到孔子思想的理想影响,有的思想一直传承到现在,比如说孔子的仁的思想,孝的思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孔子所倡导的“以礼治国”,现在仍然是我们国家治国的一个重要理念,重要方面。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是以在对当时来说是一种超前的思想,当时因为处在乱世,但是孔子倡导的以礼治国,以仁治国,在当时短时间内确实很难得到统治者的任用和接纳,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根本原因在于孔子思想里面所倡导的仁的思想,礼的思想,孝的思想,是符合人们存在和发展需要的,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人们所追求的。这样的思想符合大道,必将放射出永恒的光芒。
我们今天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有必要学习孔子的思想,吸取他积极向上的有光辉的那些思想,对我们的生活给予指导,对我们人生的成长给予指引。从我们成人成长的这个方面来说,学习论语,学习孔子的思想无疑是很好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了解2000多年前孔子的所思所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学习都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当然,孔子的思想不是百分之百都是正确的,不是百分之百都适合当今时代的,我们要有所批判的继承和接受。并不断在生活中发展孔子的思想,这才是我们学习论语应该有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