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征及发现方法
在铸件热节处产生形状不规则,其表面粗糙的集中孔洞
用外观检查,机械加工或磁力探伤可以发现
2.产生原因
1)由于体收缩率较大,铁液化学成分不符合
技术要求,尤其是高牌号低碳铸铁
2)浇注温度过高,增加了液体收缩值
3.防止方法
1)正确控制铁液的化学成分,尽量使ωs低,一般在0.12%以下
2)控制适宜的浇注温度
3)对于大件,可在冒口处补浇铁液
4)适当增加孕育量
五、热裂
1.特征及发现方法
裂纹处,带有暗色或几乎是黑色的氧化表面
用外观检查,透光法,磁力探伤,打压试验,煤油渗透等方法发现
2.产生原因
1)铁液化学成分不合要求,使固体收缩值较大,如碳低,硫高
2)铸件中含有低熔点夹渣物,降低了高温强度(因为热裂产生在凝固将近结束时,主要在铸件热节处收缩受机械阻碍而产生)
3.防止方法
1)控制合理的化学成分,尽量使铁液中硫含量低
2)浇注时,避免熔渣进入型腔
六、冷裂
1.特征及发现方法
裂纹处,较干净或略带暗红色轻微的氧化表面
发现方法与热裂相同
2.产生原因
1)铁液化学成分不合要求,使固体收缩值较大
2)铁液中磷含量过高,啬了脆性,从而降低铸铁的抗拉强度(因为冷裂产生在铸件冷却以后,主要在铸件厚、薄交界的应力集中处,由于热应力而产生)
3.防止方法
1)控制合理的化学成分,尽量使铁液中硫含量低
2)一般铁液中ωp 控制在0.15﹪以下
七.渣眼
1.特征及发现方法
在铸件外部或内部的孔穴中有熔渣
用外观检查,机械加工或磁力探伤可以发现
2.产生原因
1)铁液中熔渣多或铁液包中的渣未除净,浇注时,多未注意挡渣
2)浇注时,由于断流而带入的熔渣
3.防止方法
1)适当提高铁液温度,并在铁液包内加入少量干砂,以利聚渣撇除。用苏打去硫时,应加石灰(或草灰)聚渣,以免硫重新转入铁液
2)预先除净铁液包中的残渣
3)烧注时,注意挡渣,并不发生断流
八.铁豆
1.特征及发现方法
气孔中有小铁珠
用铸件断面检查,机械加工可以发现
2.产生原因
由于铁液浇注温度过低,当铁液飞溅后产生的铁豆,不能再被铁液熔化,结果与外入气体
一块包入铸件中;或者此铁豆由于表面被氧化,并与铁液中的碳作用:
FeO CFe CO
生成的CO与铁豆一块包入铸件中
3.防止方法
1)适宜的浇注温度
2)浇注时,不可断流
九.冷隔与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