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河北医科大学党委不断强化理论学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不断开创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强化理论学习,坚定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道路自信
学校党委明确要求全校党员干部把坚持全面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着力构建“全员学、全面学、全程学”的学习机制,营造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
主题教育中,学校党委在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常委会会前学习的同时,还开展了7次集中学习研讨。学校党委还把校区处级干部分成5个学习研讨小组进行理论学习,各直属医院、科技总公司以班子为单位进行了学习研讨,学校各二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党支部都制定了学习计划,全体党员积极参与所在支部的学习。对党支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党支部*无一请假,全部全程参加了培训。
学校党委把主题教育与校庆活动相结合,举办“不忘初心,再出发”建校125周年庆典,通过“忆初心—追溯致敬”“守初心—砥砺前行”“践初心—筑梦新篇”三个篇章,回顾学校秉承家国情怀、矢志服务社会的办学历史,坚定了师生守初心、担使命的信心与决心。
坚持立德树人,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学校党委在主题教育伊始就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全校育人资源,创新“三进”工作机制,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思政课程建设中心、课程思政建设中心、第二课堂建设中心、对外宣传教育建设中心4个建设中心,分别由社科部、教务处、校团委和外语部牵头负责。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中,社科部加快推进思政课程综合改革,在思政课堂上及时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革命题材校史话剧《殷殷赤子心》纳入教学计划,覆盖全体班级。教务处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举办系列培训,评选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课程(群)暨教学团队、大讲堂项目。校团委为学生社团统一配备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思想引领。外语部积极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活动,本学期已组织编写2册英语课程思政文献,还面向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深受学生欢迎。
针对学生工作中存在的学生学业压力较大、专职辅导员整体年轻、多为非医学专业的问题,学校创建了“三个老师”协同育人机制,在专职辅导员的基础上,为每个班级配备由校领导等管理干部担任的“名誉班主任”和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专家担任的“兼职学业导师”,“三个老师”协同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主题教育以来,学校党委不断健全“三个老师”工作机制,实现了“三个老师”学生班级全覆盖。
学校党委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设立“党员爱心助学”项目,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完善学籍异动制度基础上,建立学习跟踪和学业帮扶制度,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改建学生食堂,扩建文化广场,增设考研自习室,免费开放体育健身中心等,积极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坚持服务基层,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大学
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学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抓手。在125年的办学历史中,家国情怀始终是河北医科大学不变的底色。不忘为民初心,坚守健康使命,学校数十年服务基层医疗卫生,形成了“擎灯精神”。
在新时代,学校践行办学传统,服务国家战略,成立了乡村医师学院,矢志不渝培养好乡村医生这支“群众健康的第一守门人”队伍。2018年以来,学校在雄安新区、易县等地建立了乡村医生培训基地,承担了河北省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等。学校长期开展医疗惠民到基层活动,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博士团”20多年来不间断深入基层,送医送药送技术,深受群众欢迎。2019年,学校以托管形式全力帮扶阜平县医院,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同时,积极帮扶新疆医疗卫生事业,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铁门关医院揭牌试营业,开启对口援疆新篇章。
百余年薪火相传不改初心,新时代勇担重任践行使命。河北医科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运用,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先”的办学理念,传承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的“擎灯精神”,奋力谱写学校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河北医科大学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