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终身之忧的意思,君子多思不若养志的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6 05:47:51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译】君子因追求执著而有终身的忧虑,却因心胸宽广而不为眼前的小事烦恼。

【评论】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君子的忧虑,在于国家和民众,而非在于自己。他能够因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感到忧愁,为江山社稷时刻牵挂,却不会为自己的小事而烦恼。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堪当大任,为国家和社稷分忧解困。君子的胸怀,宽广深远,能够容纳任何意见和进言,他们不会因为别人为他们指出错误而耿耿于怀。

《引申故事》魏太武拓跋焘是北魏的第三个皇帝,他派崔浩带领几个文人编写魏国的历史。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

崔浩等人按皇帝的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当时,皇帝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崔浩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却出心裁地把国史刻在石碑上,还把石碑竖在郊外祭天坛前的大路两旁。

国史里记载的确是史实,但是北魏统治者的祖先——鲜卑族的拓跋部,是当时的东北游牧部落,当时他们的文化还是十分落后,不懂什么礼节。崔浩等人将这些也如实写入国史,刻在石碑上,有些事情在汉族人看来,是不体面的。故而,过路的人看了石碑,议论纷纷。尤其是鲜卑贵族们争相以此为借口,向拓跋焘说崔浩的坏话,认为这是暴扬国丑。

魏太武帝得知后,也认为催浩等人这么做,是存心揭朝廷的丑事,一怒之下,便命令把写国史的人统统抓起来查办。

参加编写的高允是太子拓跋浚的老师。太子得到皇帝要抓捕写国史的大臣的消息,立即把高允找到东宫,对他说;“我陪您朝见皇上,如果皇上问您,您只能照我的意思答话,别的什么也别说。”

高允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第二天就跟随太子一起上朝。太子先上殿见了太武帝,说;“高允这个人向来小心谨慎,而且地位比较低。国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请陛下免了高允的罪吧。”

魏太武帝召高允进去,问他说;“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

高允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崔浩管的事多,只抓个纲要。具体内容,都是我和别的同僚编写的。”

魏太武帝又追问高允;“是这样的吗?”

高允说;“我犯了罪,怎么还敢欺骗陛下。太子刚才这样说,不过是想救我的命。”

魏太武帝看到高允这样诚实,不但赦免了他,还命他起草一道诏书,说崔浩诬蔑朝廷,判满门抄斩。

后来太子即位,是为文成帝。

高允喜欢直言劝谏,朝廷有不恰当的事情,高允就向皇帝直言,文成帝常常屏退左右等待他。有时从早到晚相谈,有时接连几日不出门,群臣都不知道他们说的内容。高允说话有时言辞激烈,切中要害,文成帝听不下去时,就命令左右侍从把高允搀扶出去,但始终对高允很器重。高允前后经历五帝,历任要职达五十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