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五种关联词,关联词有哪些30种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6 09:21:11

什么是关联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密切联系的词语,它们连接两个句子。

关联词的类型有很多种,以下是小学阶段常见的几种:

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选择关系、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承接关系

并列关系

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描写几种事物,或者从几个方面说明、描写同一个事物,各分句之间意义上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是相对或相反的。

什么样的句子是并列关系呢?

仔细观察句子,看看两个分句所讲的是不是同一个事物或者是同一个方面。

例1:刚刚那场比赛,不是小花赢了,而是张明赢了。

在这句中,讲得赢这场比赛的人物,小花和张明同是人物,所以他们是并列关系。

表示并列的关联词是:不是......而是......

例2:夏天的天气是变幻莫测的,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阴天,一会儿瓢泼大雨,真是娃娃的脸啊!

这句中,晴天、阴天、大雨,都是指天气的,他们是同类并列,所以也是并列关系。

表示并列的关联词是: 一会儿......一会儿......

例3:1.爷爷一边看着我的考卷,一边表扬我。

在这句中,爷爷看试卷、表扬我这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并列的,所以也是并列关系。

表示并列的关联词是:一边......一边......

除了上面几个表示并列的关联词,常见的并列关联词:

又......又...... 既......又......

既......也...... 一边......一边......

一会儿......一会儿 是......也是......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一面......一面......

关联词造句

1.又……又……

例:你又要我洗东西快,又要我洗得干净。

2.一边……一边……

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3.有时……有时……

例:有时候早上去锻炼,有时候又傍晚去锻炼。

4.一会儿……一会儿……

例:沙漠中天气恶劣,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雪

5.既……又……

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6……也……

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7.一方面……一方面……

例:支持的定见在两方面临于我都无益,一方面是使我晓得本人的错误,一方面是少数人看到的比一团体看到的更大白。

8.那么……那么……

例:美丽的花朵是那么鲜艳,那么艳丽。

9.既……又……

例:利用风力发电,既可节约能源,又能保护环境。

递进关系

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重、更大、更深或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句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什么是更进一层呢?怎么样就是递进关系?

方法技巧:观察后一个分句内容是否比前一个分句内容向更深一层推进。

例1:

这个花瓶(不仅)美观,(而且)实用。

在这句话中,前面的分句介绍了花瓶很美观,而后面的还写了花瓶很实用。因此,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深一层推进,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的关联词是:不仅......而且......

例2:

老舍先生对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个句子,都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这句中,先是说老舍对每篇文章要求深,再次上升到他对每个句子都要千锤百炼。后面的分句更加推进,所以,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的关联词是:......甚至......

例3:

学习(不仅)需要正确的方法,(还)需要刻苦。

在这句中,前一个分句说学习需要方法,后句告诉我们,方法是一方面,刻苦也同样重要,两句之间不断向深推进,所以也是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的关联词是:不仅......还......

除了上面几个表示递进的关联词,常见的递进关联词都有:

不但......而且 不仅......而且......

不但......还 不仅......还

......更(还) ......甚至......

不光......也......

关联词造句

说明:指更加,用在后面的句子中,表示比前一个句子的意思更进一层。

例子:我们要学习爱人、爱家,更要学习爱国。

而且

说明:表示进一步的意思,用在后一个分句的开头。

例子:妈妈生日那天,我送给她一束花,而且是她最喜欢的百合花。

并且

说明:和而且的用法相同,也是进一层的意思。

例子:今天天气很差,不但风特别强,并且大雨下个不停。

甚至

说明:甚至是强调被叙述的事。甚至后面的句子内容比前一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和也、都等词语配合使用。

例子:教室里很安静,甚至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的一清二楚。

进而

说明:表示进一步的意思。用再后一个句子中,但后一个句子的内容,必须建立在前一个句子的基础上,比前句意思更进一层。

例子:他的刻苦努力,使他成为科学界的新星,进而成为世界有名的发明家。

不但……而且……

说明:是递进关系的句子常用的词语。不但用在上半句,而且用在下半句。下半句的意思比上半句的更进一层。主词的位置要看内容来决定,有时放在开头,有时放在结尾。

例子:他不但功课好,而且人缘也好。

不仅……还……

说明:不仅……还……和不但……而且……相同。

例子:小莉很喜欢看书,他不仅读了国内许多名家作品,还读了很多国外著名译作。

不只……也……

说明:不只……也表示不但的意思。用法和不但……而且……大致相同。但是和不但……而且……、不仅……还......并不绝对通用。造句时,应选择适合的材料来表达,并把句子写通顺。

例子:抽烟不只害人害己,也污染空气,所以政府提倡禁烟活动。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

说明: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这四个词,每一个词都可以和还、也、又、而且分别组合。组合成的意思也都相同。不过前三项比较常用。以下举集中一些关联词语加以说明。

不但……还……

例子:小萍不但歌唱的好,还会跳芭蕾舞,我非常佩服她。

不但……也……

例子:九二一大地震,不但造成了人民财物重大损失,也使许多的家庭,失去了亲人。

不但……又……

例子:假日与家人到郊外走走,不但有益身心健康,又能增进彼此感情,何乐而不为?

不仅……而且……

例子:多种树,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而且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不仅……也……

例子:今年上市的汤圆,不仅颜色多样化,口味也增加不少。

不仅……又……

例子: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能引导学生尽力正确的人生观。

不只……而且……

例子: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只靠自己的努力,而且是靠许多长辈和朋友的支持。

不只……还……

例子:不只是你,还有我,都有义务爱护我们的环境。

不只……又……

例子:小刚不只在去年的演讲比赛中得到第一名,又在今年的作文比赛中获得冠军。

不光……而且……

例子:阳明山不光是风景好,而且还有很多有名的温泉。

不光……也……

例子:小真不光是美术方面有才华,音乐方面也很有天份。

不光……又……

例子:九二一大地震,国内同胞不光是捐献财物给灾区人民,又协助灾民重建家园。

别说(不要说)……连……

说明:这也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也可以写做不要说……连……

例子:沙漠里,别说是树,连一跟小草都很难找到。

不但……而且……甚至……

说明:事表示一层一层递进,分别用在三个分句中,表示连续的递进关系。

例子:小强英文学的很快,短短一年,不但认识了许多字,而且会读英文报纸,甚至还能和外国人交谈。

不但没……反倒……

说明:不但没……反倒……和不但不……反而……用法相同。只是有些句子适用不但没,有些句子适用不但不,反倒和反而意思相同,所以可以互相组合成不但没……反而和不但不……反倒。

例子:小明的一派谎言,不但没使老师受骗,自己反倒成了受害者。

尚且

说明:用再递进关系的前一分句里,后一分句常用来表示更进一步的情况。如果是叙述句,常用更来呼应;如果是反问句,常用何况来呼应。

例子:三个人使尽力气尚且无法搬动这张桌子,何况你一个人?

固然

说明:用再递进关系句子中的前一分句。表示肯定一种状况,然後再後一分句,再肯定另一种有关的情况。後句常用而且、还、也、更还呼应固然。

例子:骄傲自大固然不好,妄自菲薄也不应该。

选择关系

选择关系:两个或更多的句子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相关的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

选择关系

观察两个句子之间是否需要选择其中一项。

例1:这个周末我(不是)去故宫,(就是)去长城。

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分句中存在需要选择的一项,为——不是去故宫,就是去长城,所以此句为选择关系。

表示选择的关联词是:不是......就是......

例2:我(宁可)被老师责骂,(也不)撒谎骗人。

这句中,存在老师责骂,和撒谎骗人两件事需要权衡选择,在这之间,“我”选择前者,宁愿被老师责骂,放弃后者,所以这句话为选择关系。

表示选择的关联词是:......宁可......也不......

例3:春天来了!(与其)在家里隔窗欣赏,(不如)去外面草地上与小伙伴相互追逐放风筝!

这句中,在家隔窗欣赏风景与去室外放风筝,选择了后者,所以此句也为选择关系。

表示选择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

看了上面的例句分析,我们发现常见的选择句中,可以分为三种:

1.两者中任选其中一个

2.两者中选前一个

3.两者中选后一个

常见的选择关联词:

1.两者中选其中一个

不是......就是......

或者......或者......

是......还是......

要么......要么......

2.两者中选前一个

宁可......也不......

宁愿......也不.....

3.两者中选后一个

与其......不如.....

关联词造句

不是……就是……

例: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宁可……也不……

例: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 还是……

例: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

与其……不如……

例:①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②我们与其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还不如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来投入到学习当中。

③犯错后你与其坐在地上哭,还不如吃一堑长一智。

④与其做绿洲中的一棵小草,还不如做灌木丛中的一棵橡树。

⑤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⑥与其烧香拜佛地去求人,还不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⑦你与其用零用钱买玩具,还不如用来救助山区的孩子。

是……还是……

那个人是我慈祥的父亲,还是我奶奶的孝顺儿子。

或者……或者... 这次考试的第一名或者是他,或者是我。

不是……就是……

小明最近不知怎么了,上课不是走神,就是睡觉,看来,老师得找他谈话了。

要么……要么……

这个邀请你要么欣然接受,要么断然拒绝。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一个事件(即“因”)和第二个事件(即“果”)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后一事件被认为是前一事件的结果。一般来说,一个事件是很多原因综合产生的结果,而且原因都发生在较早时间点,而该事件又可以成为其他事件的原因。

在学习中,常见的因果关联词有:

因为(由于)......所以......

.....因此.....

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要用因果关联词呢?

观察句子中是否有原因和结果这两部分。

例1:(因为)有了同学们的帮助,(所以)小明的进步很快。

在这句话中,原因是“有了同学的帮助”,结果是“小明的进步很快”。有因有果,所以是因果关系。

表示因果的关联词是:因为......所以......

例2:(既然)你知道错了,(就)应该在平日好好改正。

这句话中,知道错了,与好好改正之间,知错是原因,好好改正是结果,有因有果,是因果关系。

表示因果的关联词是:既然......就......

例3:我们(之所以)不去郊游,(是因为)今天下雨了。

在这句话中,下雨导致没有郊游,没有郊游是结果,原因是下雨了,属于前果后因,是因果关系。

表示因果的关联词是:之所以......是因为......

转折关系

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相对,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向下说,而是拐了个弯,意思上做了一个转折。

注意:转折句中后一个分句的内容往往是想要强调的重点。

在学习中,常见的转折关联词有:

虽然......但是...... 虽然......可是......

尽管......可是...... ......然而......

尽管......还是...... ......却......

......不过......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要用转折关联词呢?

判断小技巧:

①我们可以看后一个分句和前一个分句之间的意思是否相反或相对

②还可以看看这两个分句中,后一个分句是不是所要强调的重点

例1: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这句话中,首先先讲了太阳离我们很远,接着运用转折词“但是”,告诉我们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句子重点强调的是但是后面的内容。

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是:虽然......但是......

例2:我家的老水牛,它(尽管)没有美丽的表面,(可是)它勤劳,是我家犁地的好帮手。

这句话中,写了老水牛表面不美丽,接着说不美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勤劳,是我们的好帮手,前面贬低老水牛,后面夸老水牛,意思相反,所以是转折句。

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是:尽管......可是......

例3:本来我今天想去公园玩,可是天(却)下起了小雨。

这句中,强调后句下雨了,打破了原本去公园的计划,强调下雨了。所以此句也为转折关系。

表示选转折的关联词是:......却......

假设关系

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或几个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情况实现后会有什么结果。

常见的表示假设的关联词有:

如果......就......

假如(倘若)......就......

要是......就......

即使(即便)......也......

判断小技巧:

看两个分句之间,是不是有一个是假设的事情,或当下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或者与现在相反的事情。

例1:(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帮助,我们(就)不会获得第一名。

“没有老师的帮助”,是指没有发生的事情,因此属于假设的情况,“就不会获得第一名”是提出假设后所得的结果,因此是假设关系。

表示假设的关联词是:如果......就......

例2:(要是)明天下雨,咱们的五一旅游计划(就)取消。

句中,“明天下雨”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当下还不确定,不存在的事情,所以是一个设想。“取消旅游计划”是假设实现后的结果,所以这句是假设关系。

表示假设的关联词是:要是......就......

条件关系

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

只有……才……

除非……才……

只要……就……

无论……都……

不管……都……

它们在使用时是不同的。

一件事只需要一个条件,就可以出现相应的结果,这时使用“只要……就……”“除非……才……”(即唯一条件);

而一件事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有一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这时使用“只有……才……”(即必要条件)

句子中所给的条件都包含在内时,就可以使用“无论……都……”“不管……都……”

判断小技巧:在两个分句中,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前提条件。使用哪个关联词根据事件的需求条件的变化。

例1:(只要)下雨,地上(就)会湿。

根据句子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出下雨导致地上湿了,下雨是前提条件。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关系。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是:只要……就……

例2:(除非)你帮我做完这些家务,我(才)和你一起去上街。

句子中上街的条件是你帮我做完这些家务,做完这些家务,才可以上街,所以做家务是前提条件。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是:除非……才……

例3: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要坚持去学校上课。

这句中,刮风和下雨这多种情况,都不能影响去学校上课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刮风下雨是条件。

这里,条件有多个都包含在内,所以要用“无论……都……”

承接关系

以时间为坐标轴,来讲述前后顺序的一种关联词应用规则。关联词前后说明连续动作或者连续发生的事情,分句前后有先后顺序,不能将分句顺序进行颠倒。

关联词

……又……

……就……

……终于……

……然后……

……接着……

……继而……

……跟着……

……于是……

一……就……

起先……后来……

首先……然后……

关联词造句

1.小飞写完字,又去练钢琴。

2.起先我也觉得她是错的,后来发现她其实没有错。

3.小偷一听到警报声,就吓得站了起来。

4.每天我放学回到家,首先写作业,然后才看电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