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快充,为什么难?
充电的发展方向
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蓝牙耳机……当代人的生活早已被充电线和充电头所环绕,一个人拥有 3-4 个充电头已经不稀奇了。这种极差的体验,似乎已经被我们适应了。
每个设备的充电接口不一样,出门带好几个充电头是常有的事。有些设备充电协议都不一样,用别人的充电头,冲了半天发现没冲进去,或者越充越少,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
充个电,怎么就这么难?
❶
快充,为什么难?
相比充电,快充是更难的。随便一根线,只要接口对的上,多多少少能充一些。但与原装充电器相比的落差,让人难以接受,快充与普通充电,甚至能有 2 个小时的差距。
挡在快充面前的第一道槛叫做「充电协议」,协议就是手机和充电器打好招呼,然后才能开始快充。说白了就各回各家,走错了门就会被赶出来。为什么充电要有协议?不能直接一头适配所有、一劳永逸吗?
抱歉,不能,因为每个设备的元器件能够承受的电压电流不一样的,必须要合适才行,制定协议主要是为了安全和效率。
充电协议就像人们出行一样,汽车在马路上跑,火车在铁轨上运行,交通工具对速度的诉求不同,所以,就有了专用的车道。如果汽车跑到铁轨上,会发生什么就不用说了。
充电协议也是如此,制定好不同的道路,才能保证安全和效率。
但当下的充电协议太过混乱,已经严重伤害到了用户体验了。类比到交通上,如果你开的是宝马,只能走宝马专用道路,奔驰只能走奔驰专用道,效率将会低的可怕。这就是当下手机厂商充电协议所处的困境。
手机厂商是的充电协议有多混乱呢?来看一张图:
这么多不同的协议,就意味着,你想要享受最快的充电速度,必须要用原装的充电头。换到别家的充电头,充电速度就会急转直下,原来充满用 1 小时,慢充可能要 3 个小时。甚至,OPPO 和一加不仅充电头专用,充电线也必须原装。
充电这种东西,最好能依据品类来划分「车道」,而不是依据品牌划分。
为什么这么混乱呢?一方面是充电速度想要达到 25W 以上,通用协议就不好使了,厂商就选择了私有协议。另一方面,手机厂商为了保证自家手机的使用体验,肯定不能让别人快充,再加上每家的技术路线都不一样,想要通用,是很困难的。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QC 和 PD 出现的次数最多。QC 是高通制定的标准,而大部分安卓机使用的都是高通的处理器,QC 方案就会随着芯片打包出售,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做法,为了方便,安卓手机大部分都会选择 Q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