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比例怎么计算,简述树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7 01:59:08

来源:环球网

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白土岗镇付庄村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区,一层层新翻耕的梯田里,100多名群众分散在不同地块的梯田里,正在忙碌地栽植玉兰树亩。目之所及,漫山遍野玉兰吐翠。

南召县白土岗镇付庄村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区涉及4个行政村、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600亩。该区域原为“千疮百孔”的采矿废弃地,因早年采矿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为扭转这一局面,南召县白土岗镇政府引进国有投资公司——南召县森源公司,通过把原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让荒山披上“绿装”。

按照“林 N”特色立体、生态、高效发展模式,废弃矿区植被修复项目区采用机械平整土地、覆土改良土壤,主要栽植树种为南召乡土树种辛夷,混交连翘、湿地松、侧柏等。并采取立体种植模式,“林药一体化”和“林游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南召县森源公司总经理马德峰介绍,废弃矿区植被修复项目科学绿化造林具有三重效益:良好的生态效益,修复废弃矿山能够消除矿区安全隐患,提高边坡稳定性,提升水土保持能力,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效益,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能够改善人文居住环境以及投资环境;经济效益,中药材辛夷和连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促进乡村生态观光游,达到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的目的。

南召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县境内废弃矿山多遗留有高陡边坡、废渣堆、采矿深坑(沟),极易发生坍塌崩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安全事故,不仅造成当地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还危害周边村庄人居环境,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风险隐患。经过科学论证,2024年对白土岗镇青山灰岩矿区、板山坪镇板山村、白土岗付庄、小店圪垱寺、皇后康庄、王村等6个废弃矿山修复绿化。

据林业部门统计,2023年以来,通过土地复垦、覆土、造林绿化等手段,完成矿山修复造林绿化5640亩,栽种适宜苗木60余万株,栽种攀爬植被22.6万株,使废弃矿山从不毛之地,又恢复了绿意盎然的靓丽面貌。在消除安全生产危害性,解除群众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发挥出应有的生态价值,实现了废旧矿山“披绿生金”,让群众在“两山”理论转化实践中受益。

种下的是绿色树苗,收获的是美好未来。近年来,南召县推进“林果药一体化、林养游一体化”发展,以林兴药、以林促游,推动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抢抓国储林政策机遇,坚持“科学绿化、增绿增效”的方针,以国储林项目引领科学绿化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实现了山川增绿、产业增效与群众增收有机结合。去冬今春,已完成人工造林1.17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7%;在新造林中,乡土树种比例达87.5%,混交造林比例达83%。

南召县大力发展“林 N”特色产业,建设300亩以上特色产业造林基地15个,建成千亩以上科学绿化精品示范基地4处、200亩以上科学绿化精品示范基地12处。栽植以辛夷为主的木本药材,林下合理套种野菊花、连翘、黄精等中药材,建成百里辛夷种植长廊、十万亩杜仲种植基地、国储林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乔端云霄曼仿野生中药材示范基地等十大特色基地。

此外,该县以林业为产业支撑,壮大乡村旅游产业,融入森林康养元素,激活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依托鸭河口水库库区建设了1万余亩的玉兰花博园,打造出梅园、樱花园、曲苑风荷、紫林树艺、紫藤谷、柞蚕文化园等特色景观游园10余处,呈现出常绿与落叶兼备、步移景变的四季花海效果,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廖涛、杜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