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成语:
119、手舞足蹈
【名称】手舞足蹈[shǒu wǔ zú dǎo]
【释义】舞: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耍弄(如舞文弄墨)。蹈:顿足踏地。“手舞足蹈”:两手舞、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用于形容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此时含贬义)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示例】“不禁手舞足蹈,乐得不可收拾。”
(摘自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十五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
【近义词】兴高采烈 欢欣鼓舞 欢天喜地 洋洋得意 喜上眉梢 载歌载舞 乐不可支 欢蹦乱跳
【反义词】闷闷不乐 怏怏不乐 不苟言笑
成语典故
“手舞足蹈”这一成语出自于《诗经》序文。《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采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朝廷乐章,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今日留传的《诗经》序文,有大序、小序之分,大序置于十五国风之前,论述诗歌的产生、功能及体制等;小序则置于各诗篇首,说明各诗的主旨及背景。
大序说:诗,是志趣的表现。当心中的志趣用语言抒发出来,便成为诗。但如果心情激动到用语言表达还觉得不足时,就会发出叹息的声音;当发出叹息声仍觉不足时,便会以吟咏的方式来抒发;以吟咏的方式犹感不足时,便会不知不觉地挥手举足、舞动跳跃起来。
后来“手舞足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亦用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