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记载,曹操*华佗是因为多疑,担心华佗想趁机谋害他,所以才下令*了华佗,其实华佗跟杨修一样,是被自己的“聪明”给害死的。
拿着演义当历史看的读者,可能看到这儿就想骂人了,但请稍安勿躁,容我细细道来。
华佗,约公元145年出生于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他跟很多人的想法一样,人生终极目标是入仕为官。
但在那个乱世,想当官只有2条路:
一:祖上是官,子承父业接过老爹的权杖,二:家里特别有钱,直接买。
曹操的父亲曹腾就是花了几百万买了个“太尉”,让曹操得以成为世家子弟。
可惜华佗家里最多算是个中产,供养他读书不成问题,但远远担负不起买官的巨大开销。为了维持生活,华佗便想学习个一技之长,好保证自己将来不会饿死。
他很有眼光,挑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医生,也许他注定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所以他虽然没有如愿当上官,但却意外成了一个名医,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人送外号“外科圣手”。
尤其是在给关公做了一个“刮骨疗伤”的手术以后,他开始名满天下,几乎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主要还是关公宣传得好,你想想,如果现在王健林或者马云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夸你:这小伙子不错,是个大才。
相信用不了24个小时,你的名字就会传遍街头巷尾,到那时,登门拜访的人能把你家门槛踩烂,上门提亲的姑娘可以把你家院子拆了。
三国时期,关公的宣传大概就相当于这种功效。
按理说,此时的华佗应该“飘了”,毕竟在他那个领域,自己已经达到了巅峰,无人可望其项背。
但实际上,名气越大,华佗越苦闷,因为名气大了以后总有一些大官、权贵请他看病,都是钟鼎冥食、乘坚策肥之家,接待规格之高,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但这些人骨子里是看不上医生的,医生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工具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完全谈不上尊重。
华佗经历得越多,心里越不爽。
借用现在的话来说,华佗心里不平衡了,他忘记了医生的第一要旨是救死扶伤,医术不该是追求名利的工具,医者仁心,他唯独忘记了这个“仁”字。
不久后,一个改变他命运的机会到了。
华佗为关公治病的事儿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恰好曹操此时正饱受偏头痛的困扰,《后汉书》记载:“每发心乱目眩,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