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十岁的海伦·凯勒已经想要挣脱手语交流的束缚和压抑了,开始学说话了。她对说话有着强烈的渴望,于是靠着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把一只手放在喉咙上,另一只手放在嘴巴上,依靠触觉体会喉咙和嘴巴的震动来学习。
我们常说十聋九哑,但又盲又聋的海伦却学会了说话,她靠的是什么呢?
第一,内心极度的渴望,不为自己找借口。
当老师告诉海伦有另外一个聋哑女孩学会了说话,她欣喜若狂,向老师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渴望。我们一般人可能的反应是:恐怕我不行吧,我没有她聪明,我学得晚了,我比她的病更严重……如果海伦也是这样,老师会愿意帮她吗?正是她的强烈渴望和不找借口,成就了她。
强烈渴望,不找借口,这才是成事的关键,否则老师再好也没有用。我们四肢健全的人,却总容易说:我口头表达不行,不善言辞,声音不好听,知识储备不够。用阿德勒的“目的论”解释,背后隐藏的是不想行动的动机,是不想吃行动的苦,不想自我突破。
所以,你不是因为性格内向才不会社交,是因为不想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想受伤,才表现出性格内向的样子。
第二,懂得感恩,使人高贵。海伦·凯勒把所有的成就都归因于莎莉文老师,但我们看得出来是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的结果,在火车上她也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跟着老师去练习发音。
感恩是最好的家教。感恩不但使人高贵,也关乎着一个人的幸福指数。父母的感恩行为影响孩子,我们也应该对孩子感恩,是孩子成就了父母。
第三,爱的支撑是一个人强大的动力。
当海伦·凯勒学习完坐着火车下车时,家里所有人都在车站等着她,母亲紧紧将她搂在怀里,听着她发出的每一个音,激动地颤抖着,妹妹抓着她的手又蹦又跳,父亲一旁沉默着,但她还是能感觉父亲为她骄傲和对她的爱,就连田野的树木也在为她鼓掌。
全家人都为她一点点的成就欣喜若狂,点滴的努力都被家人看在眼里。
自我觉察在你对孩子的教育中,以上三点你都做到了吗?
你激发出孩子对学习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了吗?你做得多了什么,少了什么?是否多了对学习成绩的唠叨,少了激发对他学习的强烈渴望?带着孩子多出去走走,去看看真实的世界,看看真实的生活。先观世界,再有世界观。
你有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吗?不是光停留在在口头教育上,更要靠实际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去。
你有没有因为你家人的点滴进步而欣喜若狂?你有给你的家人、亲人、孩子、朋友强大的爱的支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