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清明节还是《清明》诗,都已经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图/新京报制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清明》,作者不是杜牧?
据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介绍称,从唐代到北宋时期,这首诗都未出现在杜牧的文集中;《唐诗三百首》也未收录此诗;直到南宋末年,它才被划到杜牧名下。不过,诗的作者存疑,并不妨碍我们读懂诗中的清明。
事实上,这样的质疑不是第一次,而是近些年每到清明都容易引发舆论波澜的一个话题。其实我认为,在探究《清明》作者之谜的同时,我们更应珍视其深刻的诗意和文化内涵。
诗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形式,魅力在于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而非单纯的作者身份。正如古话所说,“诗无达诂”,同一首诗,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和感受。
无论《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其所描绘的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行人哀思的情景,以及那遥指杏花村的牧童形象,都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传承千年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远比纠结于作者身份更有意义。
对学术研究者来说,探究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这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本身,也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那个时代的社会和文化。
然而,这种探究应当建立在严谨、科学的态度之上,而非简单的猜测和臆断。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轻易否定前人的认定,也不能盲目接受新的观点。毕竟,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读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深切的哀愁和思念;读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能够想象出那种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温馨的乡村生活。
这才是普通读者更应关注的诗歌本身所传达的美感和情感,这些美好的意象和情感,才是我们真正应该珍惜和传承的。
还应认识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一些作品的关键信息可能会因此逐渐模糊甚至失传,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相反,从其历史传承的过程,我们更能看见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蓬勃生命力。
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很容易被各种观点和争议所左右。但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去欣赏那些真正能够触动我们的美好事物。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作者是谁,《清明》这首诗都已经成为了我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传承千年的深邃意境和美好情感,也将在新的时代里继续绽放光彩。
当然,对于学术争议和探究,也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揭开《清明》作者之谜的真相。但无论如何,用心去读懂《清明》的诗意,比弄清作者是谁更可贵。
因为用心,我们的传统才得以延续和发展;因为用心,我们的灵魂才得以滋养和升华。在清明这个特殊时刻,就让我们暂时放下关于《清明》作者身份的争议,用心去品味这诗句里蕴涵的深切情感与美好意境吧。
撰稿 / 余明辉(职员)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