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预习笔记,桂花雨课堂笔记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10:09:34

金秋,桂花飘香,又勾起作者浓浓思乡情。《桂花雨》就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回忆童年与桂花相关的生活情景,词句中流露出对故乡的人和事情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桂花雨预习笔记,桂花雨课堂笔记(1)

孩子在初读课文时,要清除阅读障碍,把生字词读对,读懂课文大意。

一、读对本课生字,学习认字方法,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1 .本课生字大多是形声字,不是所有的形声字读半边都对。孩子在认读过程中,要告诉孩子形声字认读的几种方法:有的形声字,与表示声部字的读音完成相同,如“懂”“箩”“糕”。有的形声字,与表示声部字,韵母相同,但声母、声调不同,如“婆”声母是 p,波的声母是 b。“杭”的声母是 h,亢的声母是 k。“捡”的声母是 j,佥的声母是 q“饼”是第三声,“并”是第四声。

2 .了解形声字的几种读法,不光有助于认读生字,也有利于记住字形,这就是熟字记字形。有的字用找易错点记字形,如“浸”最难写的是哪部分,是倒山旁,中间横笔右端不出头。“捡”字易错点是右部“佥”,中间有一横,不要漏掉。“箩:和"萝",要注意区分。"茶"字最后两笔都是点,不能写成“木”。

桂花雨预习笔记,桂花雨课堂笔记(2)

二、理清课文线索与思路,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了作者小时候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第3-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了作者回忆童年与桂花相关的人和事,主要回忆了作者、母亲与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情。第7.8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了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经常想起家乡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2.理清思路再读课文,思考:桂花给作者带来哪些美好回忆?一是和父亲赏桂花,爱它的香气迷人,二是与母亲,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乐趣。三是桂花雨的香甜。这些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些都让作者念念不忘。孩子理解主要内容,也就能了解作者借助“桂花”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课文中具体语句蕴含的情感是学习重难点,孩子需要在课堂上听老师的引导,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比较,联系生活经历去体会。

桂花雨预习笔记,桂花雨课堂笔记(3)

三、练习朗读,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桂花情”。

第2自然段,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读时孩子要好像闻到了那沁人心脾,香甜生活的美好感受,读这一部分时,语气要轻柔,节奏舒缓,一听就知道孩子喜欢桂花。

读第4自然段“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等词语时,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感受桂花香气的悠远和浓郁,读出沉醉和向往。

读第5自然段时,孩子要想象摇花前“我”的心情怎样?跟母亲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 的迫切心情,语速稍快,真正摇桂花时,想象作者日盼夜盼,终于把摇桂花这一刻盼来了,是什么心情,乡亲们在一起又是怎样的情景,这里声音响亮热烈,读出作者的兴奋之情。

桂花雨预习笔记,桂花雨课堂笔记(4)

读第6自然段时,要放慢语速,尤其是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时,要想象桂花香无处不在。

读7-8自然段时,可以体会母亲内心对故乡的思念,语速轻柔。

四、生字的书写

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孩子先观察再动笔,“懂、糕、饼、浸、缠、捡”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缠”的一撇要撇到绞丝旁的下面。“茶”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配套的《小学硬笔习字》上先描红再临摹,按此顺序认真练写,既能把字写美观,又能熟记字形。

希望孩子们预习好这篇清新质朴,意味隽永的课文,读出作者像桂花一样浓郁的童年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

桂花雨预习笔记,桂花雨课堂笔记(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