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及建议,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四个维度模板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18:43:12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及建议,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四个维度模板(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课程育人的方法和策略

蒋春燕

摘要:本文结合人教版《英语》三年级教材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导入文化、链接生活、拓展语篇、融合艺术和革新作业等方法开展课程育人的有效策略,以期落实课改精神和课标理念,实现英语教学向英语教育的转型。

关键词:课程育人;课堂教学;英语教育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2022)。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英语课程肩负育人重任。“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场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的主渠道,也是使学生得到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阵地”(王蔷等,2022)。小学三年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但对英语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期待。一年来,笔者尝试在该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课程育人实践,取得初期成效。

一、导入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英语课程育人目标突出表现在政治思想、道德品格、国际理解、审美情趣四个方面”(程晓堂、丛琳,2022)。《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强调,“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教育部,2022)。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教学中的文化知识,适时挖掘与导入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美好情感和对中华民族特有的自信。

1.植入文化元素,形成文化认同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科育人的重要来源”(王春晖,2022)。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板块内容设计简洁,尤其是Let’s Learn板块一般只出现核心词汇和句型,较少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植入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热爱父母和家庭等美好情感,从而形成文化认同。

[案例1]

人教版《英语》(下同)三年级下册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Part A Let’s Learn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四个国家名称单词:China、Canada、USA和UK。在新授单词China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中国版图情况以及panda、the Great Wall等代表性事物后提问学生:Do you know other things about China? 学生纷纷举起手来,说出了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china、Mount Tai等词汇。

学生对于中国的了解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期。虽然学生还没法将他们了解的这些知识全部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但从其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骄傲与自豪以及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2.充实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

《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2021版)》第20条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21)。小学英语教学语篇包含了诸多文化信息,教师要积极补充反映教材语篇文化内涵的课外多模态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案例2]

三年级下册Unit 3 At the Zoo Part B Start to Read是一节以猜灯谜为话题的阅读课,教学目标是复习与巩固本单元核心句型“It’s .../It has ...”,并能在语言活动中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猜灯谜这一语言主线出现的那一刻,通过一个温馨的小视频适时引入中国传统节日the Lantern Festival,为静态、平淡的语篇内容赋予动态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文化氛围的渲染下,学生积极参与到Read and Match和“Choose, Say and Guess” 两个猜灯谜的语言活动中,整节课也在学生饶有兴致地回味节日文化的美好气氛中推向高潮。

“文化知识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王蔷等,2022)。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充实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传统节日了解与感受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从而树立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及建议,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四个维度模板(2)

二、链接生活,养成良好习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突出体现的育人目标之一——道德品格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和公民修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程晓堂、丛琳,2022)。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材中很多篇目隐含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内容(吕孝华,2023),教师应努力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链接,从正反两方面加以引导,努力实现双向育人。

1.正面育人,激励鞭策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以正向引导方式呈现,具有正面教育意义。“教师要把隐性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分发掘出来,让学生在正能量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吕孝华,2023)。

[案例3]

三年级下册Recycle 1 Read Aloud板块的对话中,John对Wang Tong说:You’re tall! Wang Tong脱口而出:Yes, I like sports. Let’s play! 这是非常微小的语言细节,看似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仔细思考后会发现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育人契机。语篇通过人物语言向学生传递了运动使人健康成长的生活理念。此刻,教师可以在语言学习的间隙抓住时机询问学生:Do you like sports? 学生如果回答“Yes, I do.”,教师可以肯定与鼓励;学生如果回答“No, I don’t.”,教师可以现身说法并发出如下邀请:But I like sports very much. It keeps me healthy. Would you like to join me? 课堂上的此番引导会对学生健康运动习惯的养成带来积极影响。

[案例4]

三年级下册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Part B Let’s Chant和Let’s Sing出现了两首英语歌谣。第一首歌谣的歌词如下:Do you like grapes? They taste really good. Do you like oranges? No, but I should. Apples, watermelons, strawberries, too — I like them all. How about you? 其中,歌词“Do you like oranges? No, but I should.” 提示学生:即使你不喜欢吃某种水果,也要多少吃一些。第二首歌谣的歌词“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则告诉学生每天吃个苹果不易生病。当学生基本会唱歌谣后,教师适时引导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真实表述,如:I don’t like grapes, but I should. 同时还安排小组合作开展“A/An ... a day keeps ... away.” 等歌曲的创编活动,由此让学生体会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正向育人点,适时对学生开展教育。随着语言学习活动的推进,学生懂得了良好的运动和饮食习惯能带来健康体魄的道理。学生在上完这节英语课后,坚持运动、健康饮食将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或行为。

2.反向育人,有效警醒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部分教学语篇是通过反面案例来设计的。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反面案例及时教育学生,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会是很好的提醒。

[案例5]

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 Part B Let’s Learn学习四个文具类单词。教材插图中,Zoom背着书包,但因拉链未拉上文具纷纷掉落在地上。这是一个有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反面案例。教师在教学完四个新单词bag、pen、pencil box和book后,提问学生:What else is on the floor?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说出A部分学过的四个单词pencil、ruler、crayon和eraser。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出:They are all from the bag. 并借助书本中Snail和Zoom的对话“Zoom! Your bag!” “Oh, no!”引导学生感悟:Zoom is so careless!

[案例6]

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 Is My Car?” Part B Let’s Talk的对话内容是Mike要去野营,但找不到自己的帽子,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在玩具箱中找到了帽子。Mike没能养成有序整理生活物品的良好习惯,导致需要使用时无处找寻。这样的反面案例同样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The ... is in/on/under ...”,以此来感受物品的凌乱;然后让学生通过理解和朗读对话,在情节发展中感受人物焦急、烦躁的情绪变化;最后借助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不及时收纳物品带来的不便,从而反观自我,反思行为。

直击内心的反向教育让学生印象深刻。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深入体会到及时收纳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结束后会努力改进自己的日常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及建议,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四个维度模板(3)

三、拓展语篇,培育高尚品格

英语课程中道德品格的育人目标还包含“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具有文明礼貌的道德行为等”(程晓堂、丛琳,2022)。小学英语教材的很多语篇背后都有隐性育人元素,“教师需要进一步挖掘语篇的内在价值,引导学生在读文本的同时,关注语篇背后的意义”(叶菲,2023),在拓展语篇的过程中更好地培育学生高尚的品格。

1.深挖对话语篇,在表达分享中促发情感

《课标》强调,要“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教育部,2022)。小学英语低年级的对话语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教师要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深挖语篇背后的育人内涵,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表达与分享,促使其形成美好的思想情感。

[案例7]

三年级下册Unit 3 At the Zoo Part B Let’s Talk是一节描述动物特征的对话课,核心句型为“Look at the ... It has ...”。初看语篇,好像与育人关系不大;但若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去审视,本单元的话题是Animals at the Zoo,主题意义可定位为“Love animals, love nature”。教师在教学中先帮助学生梳理与总结大象的特点:It has a long nose. It has small eyes and big ears. 然后询问学生:Do you like it? 学生有的说喜欢,有的说不喜欢;接着教师说:I like it. I think it’s very helpful. 同时抓住“It has a long nose.”这一特点,向学生展示了大象用鼻子干活的视频。看完视频后,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叹:Wow! It’s great! I like it!然后,教师出示panda、monkey、giraffe等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两人一组选择一种动物开展对话创编活动,描述其特点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如下语言支架:

A: Look at the ...

B: It has ... It’s ...

A: Wow! It’s (so) ... I like it!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说出了“It has a big body. It’s so cute.”“It can eat bananas. It is very funny!”等话语,他们热爱动物的真情实感在表达与分享的过程中尽情流露。

2.续编故事语篇,在角色表演中体悟道理

故事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是对表演英语故事情有独钟。很多英语故事都蕴含一定的育人价值。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升华故事寓意,组织学生在角色表演中体悟行为规范和处世方式,培养良好品德。

[案例8]

三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 Part C Story Time讲述Zoom在公园里摘花的故事。此故事语篇看似为了复习与巩固本单元学过的颜色类单词,但透过知识层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爱护花木,不要采摘”的品德教育内涵。在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文本后,教师让学生关注故事的结尾——Zoom手拿摘来的花高兴地说:Zip, look!而Zip指着禁止摘花的警示牌大声喊道:Zoom, look! 教师适时提问:At that moment, how does Zoom feel?学生纷纷说“他很惭愧”“他十分后悔”“他有点自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后续发展,并提问:What will Zoom say next? 学生答出:I’m sorry!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开展角色表演,学生用生动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演绎故事,自然内化语篇所要传递的育人信息。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及建议,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四个维度模板(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