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室突然发了一条信息,说第二天要去学校礼堂听周敏老师的课。虽然我对周老师不太熟悉,但也听说过她一直都是带毕业班,从来没有从六年级下来过。没点本事,学校怎会如此信任呢?看到听课信息之后,心便在琢磨:是周老师的课,又是能够在礼堂里上的课,那定然不会是普通的。
事实证明,我的想法一点儿也没错。
《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的诗。这些年在当语文老师的过程中,诗歌教学随着我听课、学习、备课,我已经逐渐形成了诗歌教学的框架和模式。大体也就是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这几步。由老师领着带着,解读和学习诗歌。但周老师好像并不是这样。
在这堂课的开始,周老师先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诗,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体会。而同学们也在反复的、不同方式的吟诵中,知道了王昌龄和辛渐二人的深厚情谊。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在同学们感悟了二人友谊之后,周老师便将重点落在了“孤”这个字上。这首诗中哪个地方让人觉得“孤”?诗人心中的“孤”从何而来?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周老师精心制作了王昌龄生平事迹的视频。从出生到死亡,将王昌龄这一生浓缩在这个几分钟的视频里。正直无暇,可歌可泣!
在那个佞臣当道政治黑暗的年代,一生清廉一心为民的王昌龄一腔孤勇,为忠臣鸣冤,却因此得罪了小人,被天子一贬再贬。心怀国家,满腔抱负,却又不被重用。此时此刻的他,孤身一人走在路上,心中的孤苦,又有几人能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就算是落得个孑然一身的下场,诗人也并不后悔。因为考取功名就是要为百姓做事,保持清廉正直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是信仰,是气节,是为官的之人的孤傲。
“德不孤,必有邻。”
灵魂的芬芳,来源于坚守。因为有了王昌龄对信仰和气节坚持,他自然也会吸引不少同道中人。孟浩然、岑参、张九龄……那些同样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和高洁灵魂的人,都是他的朋友。所以王昌龄孤独吗?或许他确实是形单影只,但他的灵魂从不孤独。
课上,学生的生成更是让我拍案叫好。他们一个个滔滔不绝,对之前读过的书和名人事迹信手拈来。对这首七言绝句的通透理解和对诗人和诗境的切身体悟,完全不亚于在场听课的每一位老师。而这妙语连珠的背后,又有谁说不是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创造的表达?
听课的时候,我被周老师在台上的“大师风范”给深深折服,被同学们的课堂生成给深深震撼。而这背后,更多的便是对周老师的敬佩!原来一位老师,在深度理解教材、挖掘教材、钻研课堂之后,课堂能够这么精彩,同学们能够给你这么多惊喜!
我一直认为一堂课的灵魂,在于老师对于这堂课的解读。周老师对于这首诗、对于王昌龄的“孤与不孤”的解读,让我眼前一亮。听到办公室的同事说,周老师为了这堂课,看完了好几本书,将王昌龄的生平了解个遍。我不禁在想,如果我们面对每一堂课都能够付出这么多的精力,可能不出一年就能锤炼成大师吧?
听完课,我思考得最多的并不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这些,而是我要如何备课,才能像周老师这样激起50个思维的碰撞激荡?读书当然是关键,可更关键的是我对于这些书的理解和输出。而最最关键一点的在于,读完这些书之后,要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要怎么筛选我获得的这些信息?然后又要怎样深入浅出的将这些信息整合进堂课?最后,还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中间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简直是无法想象,可是周老师就是做到了!
这堂课让我明白,老师要知道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的思维“搭梯子”。这堂课从学生带着自己理解来读诗,到通过诗人的生平来理解诗句,再到从感悟诗人的气节和信仰的角度来理解诗意。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周老师就像是站在书海中央的引路人,一路引领同学们来到不同的平台,并及时给各位同学送上知识的权杖,好让他们攀爬上更高的高峰,看到更美的风景。如此一说,叫周老师一声“大师”,一点也不为过。
校长听完课之后,对周老师肃然起敬。刚开始,我不能深刻理解具体原因。而现在,我完全懂了。
对于周老师这堂高水平高水准的课,我能做的只有学习。学习周老师对课堂的把控,学习周老师的教学技巧,而最要学习的,是周老师的这种匠人精神。
因为当老师,不再是要有“一桶水”了,而是要有一潭常换常新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