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译文,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及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7:20:37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译文,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及翻译(1)

《曹刿论战》《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庆阳市中考题)

9.(12分)(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补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①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日:“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日:“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日:“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日:“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注释】①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肉食者鄙

②小惠未徧

③再鼓之,必走

④势如疾雷不及掩耳

(2)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

(4)【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译文:

【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乙】鲍叔牙听说鲁庄公率兵前来,于是摆好阵势等待着.鲁庄公也是摆好阵势相持不动.鲍叔牙因在亁时获胜,就十分轻视鲁军,下令击鼓进攻,谁先攻陷对方会有重赏.鲁庄公听到外面鼓声震天,也下令击鼓迎敌.曺刿制止他说:“齐军的鼓声正锐气十足,应当安静地等待.”于是在军中下令:“谁敢擅自大声喧哗,立斩.”齐后向鲁军的阵列冲来,鲁军的阵列像铁桶一样,无法坆进,齐军只得后退.一会儿,齐军的鼓声又响起,鲁军安静一片好像什么也听不见,齐军又退了回去.鲍叔牙说:“鲁军对打仗有怯意呀.如果再次击鼓进军,他们一定会逃跑.”曺刿又一次听到鼓响,对鲁庄公说:“打败齐军就在这个时候了,你可以快速下令击鼓进军!”从鲁军这方来说,这是第一次击鼔进军,从齐军来说这已是第三次击皷进军了.齐军看鲁军两次都是按兵不动,以为这次也不会出兵迎战,心里都没有把这次进军当回事.谁知鼓声一响,对方的士兵一下冲了过来,又是刀砍,又是射箭,攻打的速度如同打雷时来不及遮住耳朵一样,*得齐军是七零八落,大败而逃.鲁庄公想要追赶,曺刿说:“不可以,我要仔细的观察一下.”于是下车,对齐后列阵的地方四周都仔细地看了一遍,又登上车轼向远处眺望,很久后说:“可以追赶了.”鲁庄公于是驱赶战车追赶,追赶了有三十多里才返回,所缴获的战车武器士兵等没有具体统计.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当权的人目光短浅.鄙:目光短浅.

②句意: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徧:通“遍”,遍及、普遍.

③句意:如果再次击鼓进军,他们一定会逃跑.鼓:击鼓进军.

④句意:攻打的速度如同急雷来时来不及遮住耳朵一样.疾:快,急速.

(2)本题考查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狱:案件;虽:即使;情:按实情.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

(3)本题考查文中句子含义的理解与筛选.在理解全篇大意的基础上,可以看出能体现这一方针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任选一句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文段的比较阅读.解答时要注意审清题意,是对两文详略的安排进行比较,不要弄错方向.

通过通读全文,会发现【甲】文详写的是曺刿在战前和战后的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而【乙】文没有“论战”的内容,只是对战争过程进行具体的描述.

答案:

(1)①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②通“遍”,遍及、普遍.

③击鼓进军.

④快,急速.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

(4)【甲】文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论战,(1分)略写战争过程;(1分)【乙】文详写战争过程.

【点评】文言词积累: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衣食所安.(养)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译文,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及翻译(2)

《曹刿论战》《夷陵之战》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①。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②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闲则是平原广野,当恐有焱音标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③于木石之间,徐制④其弊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⑤,更尝⑥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⑦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⑨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攻一营,不利。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纵:即使、纵然③罢:同“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虏:狡猾的家伙。⑥尝:经历⑦干:做⑧便:便利⑨犄(jī)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⑩敕:命令。

7. 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吴将皆欲迎击之。

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⑴公将鼓之。( )⑵彼竭我盈( )

⑶犹难尽克( )⑷诸将并曰( )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⑵夫战,勇气也。

⑶其诸要害已固守。

10.请简要分析【甲】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4分)

11.曹刿与陆逊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答案:

7.吴将/皆欲迎击之。8.⑴击鼓、击鼓进军⑵充满、旺盛、士气正旺盛⑶战胜、攻克⑷一起、都。9.⑴(曹刿)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军退败的情况。⑵打仗,是靠勇气的。⑶他们的各个险要的地方都已经巩固(或加强)了防守。10. 示例:⑴使文章详略得当,能够集中表现主要内容——对战争的分析评论;⑵后文学曹刿的集中论战,可以更好地突出曹刿的军事才干,表现他“远谋”。11. 避其锋芒(消磨的方锐气);及时出击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译文,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及翻译(3)

《曹刿论战》《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甘肃省中考题)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补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 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①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日:“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日:“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日:“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日:“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注释】①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肉食者鄙

(2)小惠未徧

(3)再鼓之,必走

(4)势如疾雷不及掩耳

18.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9.*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2分)

20.【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7—20题。(12分)

17.(4分)(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通“遍”,遍及、普遍。 (3)击鼓进军。 (4)快,急速。

18.(3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

19.(2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

20.(3分)【甲】文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论战,(1分)略写战争过程;(1分)【乙】文详写战争过程。(1分)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译文,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及翻译(4)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2016年天水市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5.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敢 加 也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8.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2分)

19.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5、(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

16、(1)“徧”通“遍”,普及的意思;(2)取得信任;(3)击鼓;(4)第二次。

17、(1)我看到他们车辙混乱,战旗倒掉,因此去追赶他们。

(2)这是尽了忠于职分的事,可以凭借这打一仗。

18、战前和战后;战争过程。

19、能听取不同意见;能任用贤能;忠于值守,体贴下属;身先士卒,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例如: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表明他体贴下属。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重庆市A卷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1]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有何间焉   ②小惠未徧    ③小大之狱   ④故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

答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有何间焉 参与 ②小惠未徧 通“遍”,遍及、普遍  ③小大之狱 案件 ④故克之 战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D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②句意为: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徧:通假字,通“遍”,遍及、普遍.

③句意为: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狱:古今异义词,案件.

④句意为: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克:战胜.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话,注意“鄙”,目光短浅;“远谋”,深谋远虑.句意为: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第二句话,注意“鼓”,词类活用,击鼓;“再”,第二次;“竭”,枯竭.句意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阅读全文内容可知,D项不正确,在曹刿心目中,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得出探究结果,分析原因即可.课文中鲁庄公能够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了胜利;而材料中赵王不能知人善用,导致了失败.

综上所述,答案为:

(1)①参与;②通“遍”,遍及、普遍;③案件;④战胜.

(2)①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②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3)D

(4)围绕“君主要善于听取谏言,知人善任”回答即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