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收听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读创诵读”
—————————▼—————————
朗诵:赵玉(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主播)
https://image.netwin.cn/cms/2023/11/24-23-46-455127.mp3
点击小三角收听
乡情的味道
(选自散文集《在隧洞中穿行》)
作者:孙善文
堂侄子结婚,我应邀驱车500多公里,回农村老家参加他的婚礼。堂侄子与我一样,都在珠三角地区工作生活。他原本计划在老家县城的一家酒店摆酒席的,但村里其他长辈认为,农村的婚事,只有在农村办,才更有乡土味。酒席共有四十围,需要提前好几天来备菜,开席的头一天,几十个乡邻更是通宵达旦又煎又炒,但他们却乐此不疲。第二天,几个掌锅的堂叔、堂哥尽管非常疲惫,但喝起酒来,却是亢奋得像打了鸡血一样,喝到最后,似乎是醉了,却又说着极其清醒的话。我想,他们喝的不仅是喜酒,更是乡情。只有蘸着乡情的酒菜,才这么打气提神,才有这样特别的味道。
故乡是雷州半岛的一个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村落,它曾多次以村路、老屋、洋田、溪流、祠堂、学校等为载体从我的笔端流出,并以文字的形式凝固。它在我记忆深处的脉络,曾经一片茫然。我竟然忘记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其实全部由一个个与吃有关的情景串联起来的。在村子的路上,我曾与发小一边玩耍,一边分享好吃的野果;在老屋里,我们围着长辈,吃着特别制作的糯米煎饼;在洋田的田梗上,我等待着生产队的炊事员送来可口的饭菜;在小溪中我与伙伴们一起捕捉鱼虾,享受着大人的赞扬;在祠堂里,我们磨着口水,期待着分猪肉的最后时刻;在课堂里,一个要好的同学正偷偷地递给我几块他姑姑刚带回来的糖果。这样的故乡,才是鲜活的,有味道的。
《在隧洞中穿行》
作者:孙善文
天津人民出版社
关于故乡的记忆,很多时候都是与吃有关的记忆。唐代司空图在《故乡杏花》中写道“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李清照在《菩萨蛮》中写着“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些著名诗人词家提到故乡,都爱提到美酒,他们都希望以醉的方式,来表现对于乡情的迷恋。我很少喝酒,但我也会醉。小时候,在村里,哪家燃起美味的炊烟,邻家的碗里便也缀上几块同样的味道。这种醉人的回忆,如同美酒一样,时时令人沉迷于幸福之中。无论美酒还是美食,大多数都本不醉人,而是人自醉的。
如果问,在农村办酒席累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却是开心的累法。我这次是带着读小学的儿子一起回去参加婚礼的,他的脸上同样充满快乐。酒席上的饭菜,其实我们在城市里也常常品尝到的,但一样的酒菜,皆因注入了乡情,便也增加了幸福的元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便也有着不一样的乡情。在城市生活,邻里之间的沟通似乎不多,皆因缺少一个“情”字。事实上,我们居住在一个比村子更小的住宅小区,彼此的距离比农村的村屋更近,贴得更紧,甚至邻里之间只隔着一堵墙,却因这堵墙是水泥钢筋构筑的,而缺乏感情罢了。有时,我从老家带回特产,都会让儿子给邻居家也送点,希望以此打通彼此心壁,开始邻居们都很客气,慢慢地,他们也爱给我们送来好吃的。大家彼此的笑容,便也是这样因为有吃的而慢慢打开了。
我在想,城市的钢筋水泥虽然看似冷漠,同样也是可以品尝故乡的味道的,主要看你是否愿意把异乡当故乡,并投入足够的乡情。
【作者简介】孙善文,广东雷州人,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选刊》《散文》《天涯》《山花》《延河》《湖南文学》《山东文学》《西部》《散文百家》《诗刊》《星星》等报刊,入选多种散文、散文诗、诗歌年度选本,被选用于多地中学语文试卷。出版作品集《行走的树》《在隧洞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