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最后一课的真相,都德的最后一课结尾有什么作用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9:22:04

都德最后一课的真相,都德的最后一课结尾有什么作用(1)

前言

一个懵懂的少年,平时学习也不太认真,当他失去学习母语机会的时候,才觉得自己之前的荒唐,而他们的老师则显得更加悲戚,却又无可奈何。这就是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内容,以小学生小弗朗兹的视角,看到自己的语文老师阿迈尔,给他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表现,触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内心深处。

都德:生于1840年,死于1897,享年57岁,如果他能正常活到80岁,到一战结果,就能看到阿尔萨斯回归法国,或许能感到一些欣慰,只可惜,英年早逝,没能看到阿尔萨斯回归法国的那一天,估计有点像中国南宋陆游先生那样,临死前看不到收复失地,只能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句子,告诉儿孙如果有那么一天,清明节上坟时,把这个消息告诉泉下的自己。

都德最后一课的真相,都德的最后一课结尾有什么作用(2)

《最后一课》背后的故事,绕不过的普鲁士和阿尔萨斯

普鲁士是德国的前身,近代德国的历史往前追溯也就只能到普鲁士了。在16世纪,普鲁士被日耳曼人同化,其使用的语言也被德语代替。

不过那时德国是由300多个小邦国和1000多个骑士庄园领地组成。从名义上而言,这些小邦国和骑士庄园领地还归属于罗马帝国,实际上,他们都拥有独立的主权,当时的普鲁士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邦国。

1700年,罗马帝国皇帝为了与西班牙王位争继承权,而急需普鲁士邦国的援助。当时普鲁士的*腓特烈趁机要求罗马皇帝册封自己为普鲁士国王。

罗马皇帝有求于人,只得同意,虽然也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规定“国王”这一称号仅限于在普鲁士国内使用,在与他的其他邦国交往中只能保持选帝侯和伯爵的称号。

腓特烈也答应了。1701年腓特烈举行加冕礼,登基正式为普鲁士国王,历史上称腓特烈一世,从此普鲁士算是正式立国了。

都德最后一课的真相,都德的最后一课结尾有什么作用(3)

到腓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则真正成为一个强国,腓特烈大帝继位后大肆扩军,军费开支占了国库收入的四分之三,凭借其强大的军队四处征战,普鲁士一跃成为欧洲强国。

很不幸的是,普鲁士遇到了法国的拿破仑,普鲁士和整个欧洲从此都战战兢兢地生活在拿破仑的阴影下,都害怕一不小心得罪了拿破仑大帝, 导致整个国家和种族灭亡。普鲁士的损失相当惨重,在1806年,16个德意志邦国领袖在拿破仑的武力胁迫下,被迫成立了莱茵傀儡联邦。

拿破仑接连在耶拿和奥尔斯泰特战役中,几乎全歼普鲁士军队主力,被俘的普鲁士军高达10万人。

因此普鲁士被迫与拿破仑的法国政府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该条约使普鲁士减少了一半人口和领土,从此普鲁士从二流强国沦落为三等国家。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拿破仑也让普鲁士人也学习到了法国的革命精神,在德意志的土地上,根据大革命之后法国的模式,建立起全新的统治制度,强行推进资产阶级改革。

由于废除了农奴制度,德意志土地上的农民首次获得人身自由,从法律上而言,农奴与农奴主在是平等的地位,平等地成为拿破仑的“臣民”。

拿破仑还大力推行他的民法典,废除德意志地区的内部关税,发展德国境内的自由贸易,统一货币,从客观上而言,拿破仑所做的这一切都为日后德国资产阶级的兴起打好了基础。

但是拿破仑还严厉打击大小教会势力,将教会财产没收,把教会特权给以取消,政教合一的传统观念也给以一一打破,教会从此失去了世俗权力。

都德最后一课的真相,都德的最后一课结尾有什么作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