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思念家乡之情的古诗,思念家乡的古诗有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21:56:09

表达思念家乡之情的古诗,思念家乡的古诗有什么(1)

千年之前,交通信息都很是闭塞。游学谋生,宦海浮沉,谪贬流放,如此种种总让颠沛流离。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那剪不断的乡愁,是流淌在每个游子心中的血,是一生都无法割舍的牵挂和惆怅。

每一位游子就像离开了母亲怀抱的蒲公英,哪里有了适合生存的土壤,便会在那里生根发芽。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很多鲜活的记忆都模糊了,但那片曾经生养种子的土地,一定会是我们过尽千帆之后的魂牵梦萦。

树离土无根也无芽,人离土无乡也无家,不论你走多远走多久都要回来啊,哪怕回来时已是白发苍苍,这一步之遥竟已是天涯。

表达思念家乡之情的古诗,思念家乡的古诗有什么(2)

【01】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张籍是和州乌江人,(现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早年与白居易相识,因此,他的诗风多受白居易的影响,相对明白如话却朗朗上口。

张籍客居于河南洛阳,时间已经很长了,但迟迟得不到皇帝的诏命回乡,在这样又见秋风的日子,他不由感知秋风之肃*、秋意之凋零,从而产生悠长的思乡之情。

洛阳城又一次到了秋风吹起的日子,客居异乡,不知家里的亲人生活得怎么样了。想要写一封家书报个平安,可想说的话实在太多,竟不知从何说起。

写好了信,可又怕匆忙之间没将自己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在捎家书的人快要出发时,又一次把家书拆开来进行检阅。

他通过自己写家书时内心所感万千的这件事情,将自己对家人、故乡的怀恋进行了悉数表达。

其中,一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写得非常传神,不但将自己怀恋家乡的直怀实感描述了出来,更将内心欲归而不得的无奈与怅惘传递出去。

拿起笔来,千头万绪,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好不容易写完了,要找人把信送出去,结果“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怕刚才在信里遗漏了什么,送信的人刚刚出门又把他叫回来,把信封打开,添上了很多想说的话。

张籍比较幸运,他还有信可写。有的人连信都没的写,像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只能“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他手头没有纸,也没有笔,有一肚子话想说却说不了。最后怎么办?如果和那个路上碰到的朋友讲很多,他回去可能就忘了。

“青鸟殷勤为探看”,千言万语最后化成一句话:麻烦给我捎个口信回去,说我在这边一切安好就可以了。

张籍最后把信写好了,补充完了,寄出去之后怎么样?“云中谁寄锦书来”,寄完就开始等了,开始盼了。

这就是中国诗里的信,信上的一些人,一些情,一些事都是我们心里最真最深的牵挂。

表达思念家乡之情的古诗,思念家乡的古诗有什么(3)

【02】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刘皂《渡桑干》

刘皂的故乡在咸阳,应该是对功名的追求,他在并州寄寓十年,却未能如愿。

在外面客居的这十年,没有哪一天不想家。有一天终于要离开这里了,或者去更远的地方,或者最终选择返回故里。

当其踏上旅途,跨越桑干河,回首遥望曾生活十年的并州,心中竟生出另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原来这十年生活,我已经发现这里(并州)好像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

十年,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如同重负压在旅人的心头,使得诗人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归乡的渴望之中。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同样也是十年,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呢?

所谓“无端更渡”,正是诗人内心复杂情绪的凝练表达。十年前,初涉桑干,远赴并州,是为了实现理想抱负;

十年后,再度跨过桑干,重返故土,却似乎并无明确缘由,实则是诗人对自己十年光阴空掷、功名未就的极度压抑与苦涩的自嘲。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意外,诗人未曾料到,十年并州客居,那片土地已悄然成为他心中的第二故乡。

当再次渡过桑干河,目光依依不舍地追随着渐行渐远的并州,一股对并州的深深怀念之情竟汹涌而出,与对咸阳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甚至在心中分量难辨。

空间上的并州与咸阳,时间上的过去与未来,以及此刻桑干河畔的中途思绪,交织在一起,这种深情,是每一位有过久客还乡经历者都可能体验到的那种微妙且真切的情感纠葛。

“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人生的许多情境,别人不可以替代自己去体验,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深深领悟其中无可奈何的百般滋味。

表达思念家乡之情的古诗,思念家乡的古诗有什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