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兴公还家古诗翻译,江村夜归古诗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23:29:43

薛宝钗凭什么艳压群芳。薛宝钗是副省级大官,来过云南鸡足山、贵州镇远,并写下《镇远诸洞记》,代表作是清朝禁书。

送徐兴公还家古诗翻译,江村夜归古诗翻译(1)

薛宝钗

薛宝钗,人物原型是谢肇淛。

证据一。名字相关。谢、薛,读音相近。薛,福州话读音xia,略等于“虾”。谢,福州话读音xiaa,略等于“虾啊”。

证据二。薛宝钗名字,以及冷香丸,出自徐兴公哥哥徐熥《幔亭集》张叔麟别驾招集钟山客舍席上听伎共限冷香二字:烛泪半灰金剪冷,花魂初散宝钗香。二句诗有宝钗、冷香。谢肇淛《五杂组》:“徐淑宝钗之札。”

证据三。年龄差距吻合。谢肇淛是徐兴公的外甥,但是年龄要大三岁。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三岁。

证据四。薛宝钗博学。谢肇淛是博物学家,以博学著称,写有学术笔记《五杂组》。

证据五。薛宝钗高冷无情。谢肇淛节俭吝啬。徐兴公《红雨楼文集》答曹能始:生平心地极好,尽淹博可师,但于睦族、结客、布施,行好事,锱铢未能割舍。故备述其㮣,而此三件事,未敢曲笔也。

证据六。薛宝钗、谢肇淛外貌相近。薛宝钗、谢肇淛都是胖子。谢肇淛“丰颐广额”,“丰颐隆准,粹容光悦”,体胖,夏天难过。谢肇淛《小草斋集》寄徐兴公:“性不耐暑,每岁入伏疮疡遍体,四支糜溃,脓血狼籍,直至秋末冬初方获脱痂,巾舄韡履,九夏一切不御。”

证据七。薛宝钗性格八面玲珑,从来避免和人正面冲突。薛宝钗性格稳重,语言圆滑,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是职场高手。谢肇淛“坦衷廓度,与物无忤”,官至广西按察使,右布政,相当于现在副省级高官。

证据八。薛宝钗重视仕途经济。谢肇淛早中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学问做得好,诗词文章写得好,官也做得大。

证据九。薛宝钗诗写得好。谢肇淛是著名诗人。明末福建最有代表性的诗人首推是贾母原型曹学佺,秦可儿和贾珠原型徐熥,徐兴公,谢肇淛这四个人。

证据十。《石头记》中薛宝钗点戏,点了一出《西游记》。谢肇淛、徐兴公最早收藏《西游记》。谢肇淛可能是《西游记》的作者。

证据十一。薛宝钗、谢肇淛都去过真州。薛家人去过真州。谢肇淛作过真州推官。

证据十二。薛宝钗生病。谢肇淛生病。

证据十三。薛宝钗进京候选。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谢肇淛进京候补。

证据十四。《石头记》有沁芳亭。谢肇淛家有积芳亭,徐兴公等人多次在此聚会,品荔枝,赋诗。

证据十五。《石头记》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到栊翠庵和妙玉喝茶。万历四十六年戊午(1618),徐兴公、谢肇淛到江西拜访妙玉原型朱谋㙔。

证据十七。薛宝钗夏天喜欢光着膀子。谢肇淛“九夏一切不御”。

证据十八。薛宝钗看过《西厢记》。谢肇淛《五杂组》提到《西厢记》:唐应用善书细字,尝于一钱上写心经,又于麻粒上书“国泰民安”四字。此虽绝世之技,然亦近于棘猴矣。以余所见,有便面上书《西厢杂剧》一部者。余亦能之,但目力胜人耳,不关书法也。

证据二十。薛宝钗有一大段论画的议论。谢肇淛《五杂组》中有多条论画。

证据二十一。薛宝钗是牡丹花。谢肇淛《五杂组》:世之咏牡丹者,亦自奖借太过。如云“国色天香”犹可,至谓芍药为“近侍芙蓉避芳尘”,“虚生芍药徒劳妒”,“羞*玫瑰不敢开”,恐牡丹未敢便承当也。牡丹丰艳有余,而风韵微乏,幽不及兰,骨不及梅,清不及海棠,媚不及荼蘼,而世辄以花之王者,富贵气色易以动人故也。芍药虽草本,而一种妖媚丰神,殊出牡丹之右。譬之名姬娇婢,侍君夫人之侧,恐有识者消魂不在彼而在此。不知世有同余好否?

证据二十二。冷香丸,出自徐兴公哥哥徐熥《幔亭集》张叔麟别驾招集钟山客舍席上听伎共限冷香二字:烛泪半灰金剪冷,花魂初散宝钗香。二句诗有宝钗、冷香。

薛宝钗判词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很多人认为薛宝钗很世俗,不能算是山中高士。谢肇淛《五杂组》:“吾辈纵极高雅,一入公门,说公事,便觉带几分俗恶。”

薛宝钗为何讨人厌。电视剧《红楼梦》剧组演员说,剧组最讨厌的就是薛宝钗这个角色。谢肇淛是学霸,才能特别优秀,性格已经尽量随和,但是别人还是觉得高冷,脱离普通人,普通人感觉和自己不是同一类人,自然讨人厌。现在的学霸很多也和谢肇淛类似,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普通人看着就是不顺眼。

谢肇淛的病,据当代中医朋友诊断,是支气管哮喘,皮肤病和哮喘都是过敏性变态反应。冷香丸cold sweet pill,成分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白梅花,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蜂蜜、白糖,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石头记》薛家,是明末福州许豸家,许豸家人不够,徐兴公引入了外援谢肇淛,写作薛宝钗。

林黛玉说,曾经误解薛宝钗藏奸,结果竟然是个好人。谢肇淛的确为了自己的利益,做过坏事,就是谢肇淛为了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贾蔷,破坏了贾蔷、龄官的爱情。龄官,即是脂砚斋。这个故事在龄官、脂砚斋一文中细说。

薛宝钗原型是谢肇淛,不是努尔哈赤。和满清没有关系。有人说,薛宝钗给林黛玉的燕窝有毒,也是纯属臆测。

谢肇淛

谢肇淛(1567 -1624),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谢眺后人。隆庆丁卯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钱塘,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云、贵各地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博学能诗文。曾与徐兴公重刻淳熙《三山志》。著作众多,有《五杂组》,《太姥山志》、《北河纪》。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天启元年(1621)任广西按察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病死于任上。后代著名的有清代学者、文学家谢章铤。

徐兴公《中奉大夫广西左布政使武林谢公行状》:“君丰颐广额,坦衷廓度,与物无忤。”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谢肈淛,字在杭。长乐人。万历壬辰进士,除湖州推官,量移东昌,迁南京刑、兵二部,转工部郎中,管河张秋。作《北河记略》,载河流源委及历代治河利病,谈河工者考焉。升云南参政,历广西按察使,至右布政。

《崇祯长乐县志》:谢肇淛,字在杭,号武林,江田人。父汝韶,司敎钱塘。置侧室,生公,故名与字以志所出也。公生而奇颕,览辄成诵。九岁能属文,题苏武牧羊图日:“上林飞雁来何晚,空牧羝羊十九年。”远近传诵之。壬辰成进士,为司理,擢南司马。属交海内名士,古文诗歌传布江左。转司职方,以艰归。起补北屯司,筦库无私。值大旱,上疏陈冗费诸獘,几万言。出督北河,福藩之国,青雀黄龙之舸千二百,不哗。历官至粤西方岳,时値安氏乱黔,粤廪廪邻震。公置官增戍,缮械益兵,粤人以安。其散遣募兵,不为粤扰,粤人尤德之。增盐引,急宗禄,抑土司,服徭徸,铸钱征商,抵派加饷,俱石画也。公诗二十卷,文三十卷,杂著日《吴与支乘》、《居东日纂》、《北河纪》、《滇畧》、《百越风土记》、《粤藩末议》,皆宦迹所时历也。日《鼓山志》、《支提太姥志》、《方广岩志》、《长溪琐语》、《史考》《史测》、《史觹》、《礼考》、《诗话》、《余》、《五杂组》、《文海披沙》,家食时所搜讨也。有《碎金集》,网罗类萃,尤闳博,未获整齐,藏而未行。夏子曰:“世言文人寡实效,公起海隅,与海内能文家屠纬真、李本寕、袁石公诸公相颉颃,不少屈。公可谓豪于文矣。历仕殊允,行事无可疵也。何言文能累政?馀以吏故,遂阙于文,岂政又足累文欤?才盈则溢,匮则诎,无相累也,相资则深。”

《榕城诗话》:“谢在杭小影,予得见于鳌峰坊薛士玉家。丰颐隆准,粹容光悦。姬人桃叶,就其所执之卷而舒之,流观眄睐,翩若燕翔。童子煮茶,石鼎沸声与松籁互答。曾鲸所写也。”又云:“在杭《小草斋》、《游燕》、《下菰》、《居东》、《峦江》诸集而外,有《五杂俎》、《文海披沙》、《西吴枝乘》、《滇略》、《百粤风土记》、《支提山志》、《长溪琐语》,薛士玉悉以赠予。薛妻是其玄孙,故能道其家世。今皆微落,板亦散失矣。手钞文集及所辑郡国、职林诸考,尚在士玉家。”

谢肇淛热爱荔枝,组织有荔枝主题红云诗社,作有《江妃传》。

谢肇淛存世作品极多,对于研究徐兴公作品群意义极大。

藏书家

谢肇淛酷嗜藏书,收集宋人文集颇富,秘本较多,贮于「小草斋」中,藏书名耀于东南,与徐兴公、曹学佺称福建藏书「鼎足三家」。曾有家藏数目为《小草斋书目》,今已不详。笔记《五杂组》、多记掌故风物。对宋版图书的版本有独到研究,称:「书所以贵宋版者,不惟点画无讹,宜亦且笺刻精好,若法帖然。凡宋刻有肥瘦二种,肥者学颜,瘦者学欧。行款疏密,任意不一,而字势皆生动」。在京为官时,无事即到内府抄阅古籍收藏。家藏抄本颇多,亲手抄写有宋杨大年《武夷新集》、宋陈襄《古灵集》、《金瓶梅》、《沈下贤集》、《王黄州小畜集》、《竹友集》、《稼轩长短句》、《后村大全集》、《北磵集》、《论语意原》、《寓简》等,藏书印有「小草斋抄本」、「晋江谢氏珍藏图书」等。编撰有《晋安艺文志》、《滇略》等。

《藏书纪事诗》谢肇淛在杭:十指如椎冻不信,清霜初下写书频。可知石鼎松声里,桃叶摊书未是真。

著作众多

谢肇淛一生勤于著述,写作大量笔记小品,是明末著名学者。所著《五杂俎》16卷,多记掌故风物,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另著有《麈史》4卷,《麈余》4卷,《续麈余》1卷,《居东杂纂》4卷,《文海披沙》8卷,《百粤风土记》1卷,《粤藩末议》2卷,《北河纪略》8卷,《北河纪余》4卷,《谢在杭文集》28卷,《诗集》30卷,《续集》2卷,《今用礼考》10卷,《吴兴支乘》1卷,《史测》2卷,《史考》7卷,《史觿》17卷,《笔觿》10卷,《滇略》10卷,《泊堂台墨》12卷,《长溪琐语》1卷,《小草斋诗话》4卷,《小草斋集》30卷,《小草斋续集》3卷,《方广岩志》4卷,《晋安艺文志》3卷,《太姥山志》3卷,《鼓山志》12卷,《支提山志》7卷,《万历永福县志》5卷,《八闽鹾政志》16卷,《四部丛谈》、《郡国考》、《红云续约》等数十种。谢肇淛在广西任上,还校刻《二曹诗》行世。

送徐兴公还家古诗翻译,江村夜归古诗翻译(2)

用功于杂著

徐兴公写信给谢肇淛,劝他多写杂著。

徐兴公《红雨楼文集》答谢在杭工部:张秋冷局,正宜著书,以垂千秋。然杂著易行,文集当俟他日。杨用修之所以擅名博洽者,皆以杂著故也。

谢肇淛《小草斋集》寄徐兴公:来书所谓「杂著易行,诗文可缓」,诚哉格言,敬当佩服,奉以终身矣。

谢肇淛写了众多杂著,其中代表作是《五杂组》、《文海披沙》。

《五杂组》在清乾隆年间、文字狱最盛之时被列为禁书,全国收缴并「全毁」,其主要原因是言辞大胆触到了清统治者的痛处:其一,关于「夷夏」的议论。谢肇淛学贯古今,有着很清醒的头脑,对历史和时局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明朝尚且强盛的时候,就看到了边疆最大的隐患——正悄然发展起来的「蛮夷之族」女真。不但如此,谢肇淛早在万历年间就已提出了制服夷狄的策略,就是「以夷攻夷」离间他们,防止他们联合。

《文海披沙》,有很多儿童不宜的奇闻轶事。

性格吝啬

谢肇淛性格吝啬。薛宝钗作风也是惠而不费。谢肇淛“于睦族、结客、布施,行好事,锱铢未能割舍。”

徐兴公《红雨楼文集》答曹能始:生平心地极好,尽淹博可师,但于睦族、结客、布施,行好事,锱铢未能割舍。故备述其㮣,而此三件事,未敢曲笔也。

一次,陈介夫前往姑苏,徐熥号称穷孟尝,略施小计,迫使谢肇淛资助了陈介夫。

郭柏苍《竹间十日话》:谢在杭性吝啬。陈介夫往姑苏,告行于徐惟和。和作诗箑赠之,兼柬在杭。嘱云:「若告归日,行囊萧瑟,取吾箑令见之。」诗云:「离筵酒尽即他乡,岂为分携始断肠。失路客身轻似叶,倚门亲鬓白于霜。归装不望中人产,内顾先营百日粮,未必绨袍能解赠,秋风先嘱寄衣裳。」及往,果如言。在杭挈而观之,曰:「惟和廋我,我适有不及矣!」留伯孺数时,厚礼而归之。

另外一次,经过徐熥说服,谢肇淛出资刻印了福州诗人陈惟秦的诗集。

谢肇淛性格吝啬,可能是误解。谢肇淛并不贪财好利,有两件事可以说明。福建巡抚金学曾将寺庙的良田几百亩赠送谢家。谢肇淛知道后,全部退还了寺庙。谢肇淛做官之后,拒绝了2000两的惯例重礼。

谢肇淛是清官,当然没有能力照顾接济亲戚朋友。所以说谢肇淛吝啬,是冤枉的。

谢肇淛认为自己是节俭,不是吝啬。谢肇淛《五杂组》:节俭与悭吝,原是二种。今世之悭者,动托于俭矣。汉文帝衣不曳地,露台惜百金之产,至于百姓租税,动辄蠲免,此真俭也。今之俭者,急于聚敛,入而不出,广市田宅以遗子孙,至于应酬交际,草恶酸啬,此直贪而鄙耳,何名为俭?《孟子》曰:“俭者不夺人。”今以夺人为俭者多矣。

小说理论家

谢肇淛是小说理论家,著有文言小说集《尘余》。谢肇淛作有《金瓶梅跋》,被怀疑是《金瓶梅》修订者。徐兴公是《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徐兴公著《金瓶梅》,参考了谢肇淛的小说理论。谢肇淛在《金瓶梅》早期传播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谢肇淛和徐兴公所作《石头记》、《金瓶梅》、“三言”都有关系。

谢肇淛《小草斋集》书吴元化指甲事,是晴雯故事原型。

《石头记》风月宝鉴,既指徐兴公所作,其弟棠村即徐熛作序的《金瓶梅》,又有实物来源、

风月宝鉴,实物来源于谢肇淛和徐熥在彭城街市上看到的一面奇特的镜子。此事发生于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

谢肇淛《五杂组》卷十二·物部四:余戊子岁在彭城,见卖镜者,其面如常,其背,照之则人影俱倒,斯亦异矣。

谢肇淛《文海披沙》卷八「镜」条:戊子冬,余与徐唯和孝廉计偕之彭城,逢市上鬻一镜,面照如常,背照人影,倒见颐亥页向上,当时传观惊骇,亦未买之。

谢肇淛死后,徐兴公编辑刻印了《小草斋集》,其中收入了《金瓶梅跋》。

谢肇淛《五杂组》:纸须白而厚,坚而滑;笔须健而圆,长而轻;墨须黑而有光;砚须宽而发墨。置之明窗净几,时书一二段《文选》、小说,亦人间至乐也。

谢肇淛《五杂组》:《夷坚》、《齐谐》,小说之祖也;虽庄生之寓言,不尽诬也。虞初九百,仅存其名;桓谭《新论》,世无全书。至于《鸿烈》、《论衡》,其言具在。则两汉之笔,大略可睹已。晋之《世说》,唐之《酉阳》,卓然为诸家之冠,其叙事文采,足见一代典刑,非徒备遗忘而已也。自宋以后,日新月盛,至于近代,不胜充栋矣。其间文章之高下,既与世变,而笔力之醇杂,又以人分。然多识畜德之助,君子不废焉。宋钱思公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古人之笃嗜若此。故读书者,不博览稗官诸家,如啖梁肉而弃海错,坐堂皇而废台沼也,俗亦甚矣。

终生好友

谢肇淛、曹学佺、徐兴公是明末福州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家。

谢肇淛、曹学佺、徐兴公三人,既是朋友也是亲戚。

徐兴公是谢肈淛舅父,谢肇淛是徐兴公外甥。但是年龄谢肇淛大徐兴公四岁。二人并没有血缘关系。徐兴公母陈氏生女徐淑,嫁谢肇淛父谢汝韶。谢汝韶妻高氏,妾徐淑、赵氏。赵氏生谢肈淛。

谢肇淛有三女,谢琰、谢琬、谢珑。谢琰嫁曹学佺长子曹孟嘉。

谢肇淛在云南为官,徐兴公曾经启程前往依附。走到半路,接到谢肇淛来信说,云南贵州瘟疫流行,徐兴公无奈返回福州。谢肈淛《送徐兴公还家》: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 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 怜予久负寒鸥约,魂梦从君碧海天。

谢肇淛《小草斋集》赠徐兴公五十韵,是两人少年时初次见面所作,描绘了少年时候的徐兴公。

谢肇淛《小草斋集》赠徐兴公五十韵:徐郞年尚少,声价起南陲。为有杨云赋,兼之潘令姿。玄言时辈屈,高谊古人知。侠气翩翩甚,文章字字奇。对谈时不饭,听语几忘炊。闭户看周易,招魂读楚词。青云闲睥睨,白雪任敲推。坐上朝霞举,风前玉树吹。礼踈真我辈,性僻是吾师。长啸传林谷,忘机友鹿麋。九仙招隐叶,冠时托竹皮。浩歌常击钵,得句自吹箎。触手书千卷,消愁酒一巵。客来贫不厌,马至醉能骑。懒病看人惯,清狂任俗嗤。只缘才不偶,是以数长奇。有约攀丛桂,何人念蒺藜。看毛应识凤,曳尾已成龟。采药鳌峰上,垂纶岊水涯。长卿方病渴,谢傅共襟期。丘壑安从置,风流固所思。斋头惭小草,园里茹灵芝。知己怀无剌,惊人袖有诗。形看元不秽,情甚故应痴。竹径披云处,花阴待月时。及门频下榻,赌墅共围棋。大白浮桑落,轻红进荔枝。雨过蔬甲稳,木落鸟巢危。细草侵凉簟,狂风堕接篱。把杯交尔汝,烧烛听吾伊。瓦鼎烹山茗,荷盘荐露葵。歌声高肮脏,书法湿淋漓。翫世谁青眼,登坛是白眉。忘形还自笑,相乐又成悲。骏骨千金弃,狐裘五月披。女方嗟落魄,吾亦叹淹迟。璞向王门献,衣从帝里缁。朝廷思狥监,湖海任鸱夷。南郭长欺魄,东方不耐饥。沙丘迷牝牡,丰狱失雄雌。季子金都尽,冯生铗向谁。风尘频偃蹇,岁序遂差池。莫恃心如锦,只愁鬓似丝。楚弓长已矣,齐瑟竟何之。天地伤多事,山林且自怡。亦知甘伏枥,岂敢惮为牺。谈已过三语,歌堪托五噫。有忧挥涕泪,无计起疮痍。愿得辞尘网,从君入九疑。

谢肇淛《小草斋集》后五子篇-徐山人兴公:元方既圽没,风雅将式微。逐鹿非不众,意兴多衰违。仲氏琮璜器,早秀扬芬菲。讨论穷丘索,吐词逾清辉。才崇道日广,无翼名雄飞。独念平生契,气息相因依。杖履每共命,探奇旬忘归。六合肆遐瞩,灵爽动依稀。浮云掩列宿,皓魄昏夕霏。斯文当不坠,珍重黄金徽。

谢肇淛《小草斋集》山斋小集:徐二消瘦如稿木,文章落笔走蛟螭。

谢肇淛《五杂组》卷一·天部一:俗云:「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雨。」然雨非独百里,有咫尺之地,晴雨迥别者。余一日与徐兴公集法海寺,至暮而别。余西行数十步,即遇大雨如注,衣巾淋漓。兴公东行,点滴而已。陈后山云:「中秋,阴晴天下如一。」此语未试,然亦恐不尽然也。后山又云:「世兔皆雌,惟月中兔雄,故兔望月而孕。」此村巷小儿之谈,安所得而称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古诗有之矣。使置兔室暗中,终岁不令见月,其有不孕者耶?月为群阴之宗,月望而蚌蛤实,月虚而鱼脑减,月死而蠃【虫龙】膲,又岂月中有雄鱼蚌耶?

谢肇淛《五杂组》卷十三·事部一:昭武谢伯元,一意搜罗,智力毕尽。吾郡徐兴公独耽奇僻,骊牝皆忘。合二家架上之藏,富侔敌国矣。吾友又有林志尹者,家贫为掾,不读书而最耽书,其于《四部》篇目皆能成诵,每与俱入书肆中,披沙见金,触目即得,人弃我取,悉中肯綮,兴公数年之藏,十七出其目中也。

林枫《榕城考古略》:洎台,在朱紫坊。明长史谢汝韶别馆,子方伯肇淛世居。今久易主。

价值观冲突

徐兴公和谢肇淛存在严重的价值观冲突。

徐兴公喜欢叛逆思想家李贽、林兆恩。谢肇淛都不喜欢。

程君房、方于鲁两个制墨家发生矛盾。徐兴公选择了程君房阵营。谢肇淛选择了方于鲁阵营。兰陵笑笑生参加了《程氏墨苑》的写作。徐兴公有可能是兰陵笑笑生,谢肇淛不是兰陵笑笑生。

谢肇淛热心仕途经济。谢肇淛《五杂组》批评了山人。徐兴公不科举,就安心搞创作,作山人。

交往记录

贾元春原型叶向高作有《苍霞续草》卷五《北河纪序》。

秦可儿、贾珠原型徐熥。谢肇淛和徐熥曾经一起前往京城考试。沿路故事很多。

周亮工《闽小纪》:万历己丑,谢在杭与徐惟和下第,过杭州六和塔,爱其幽静,各赋一诗,欲题壁间,而寺僧号呼:“奈何浪疥吾壁,吾且取水涤之。”在杭笑不复题。越三载,在杭拜吴兴司理,行部至杭,询之,则寺僧惧罪逸去久矣。在杭大笑,因复题云:“双旌五马绕江城,惊起山僧合掌迎,三载重来浑似梦,终军原是弃繻生。”

史湘云原型张燮《霏云居集》词盟纪咏:谢工部在杭:在杭生季世,前身乃康乐。开眼傲红尘,举头嗔碧落。时复出情语,清婉仍焯约。郎潜二十年,聊为释诲作。

妙玉原型江西南昌宁王府王孙朱谋㙔。谢肇淛《五杂组》:今天下藏书之家,寥寥可数矣。王孙则开封睦挈、南昌郁仪两家而已。

姚旅《露书》:「湖州府」三字,谓赵孟书,局促无韵,尝辨其非,土人谓愈临愈失真耳。后见谢在杭《吴兴枝乘》, 谓元称「路」不称「府」,益了然。

姚旅《露书》:吴翁晋瘦,吴翁升腯。谢在杭为吴兴节推,行部孝丰,翁晋乡居,晨起往谒,道遇虎,童子鸣金却之。 后向乡先生姚君言之,姚曰:「彼以为翁升,见非而退耳。」

江盈科《雪涛阁集》与谢在杭:年兄风雅名流,用才情绪馀,陪啸黄堂,遂令民饮醇泽,吏慑明威。彤廷青琐,虚席以待。所为锡光同籍,奚啻照乘珠耶?且苕溪天目,独擅湖山之胜,年丈案牍之暇,酾酒赋诗其间,若沈休文、孟东野、赵松雪诸君,灵爽飒飒,固可凭而吊也,锦囊篇什,当益富饶。不佞疲于吏事,无从托邮筒往来,承所未有,若担夫掉臂屠门,无由大嚼,祗垂涎耳。偶因贵治张生归自姑苏,遂托短笺布悃,年丈方持衡多士,张生愿为处囊毛君,倘藉仁风一嘘,或亦可比狄门桃李。年丈不弃不佞,岂其弁髦此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