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以钟表指针一圈圈转动的形式,把年关掬奉于我们面前。
最是韶光留不住,无论城乡,都在情绪饱满地用热切准备着、忙碌着。毕竟,春节是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称“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更是传统意义上的“年节”。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古老干支纪元历法为节日的产生提供前提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新春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春节和节气“立春”相关。打春阳气暖,春息渐发,阳和起蛰、万物苏萌,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发展及传承中,过年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如扫尘、办年货、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舞狮、游神、祭祖、年例、拜年等。
我觉得,一些好的春节习俗不能丢,要发扬光大。这样,才有仪式感,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不由想起春节习俗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呵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这些,都很有喜感。而另外一些习俗,也具有焕然一新、去旧迎新、增加正能量的意义。
譬如: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无疑,春联为节日增加了喜庆气氛;贴窗花。在民间,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美感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挂年画。挂贴年画,让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守岁。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据说,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春节还有一些良好的习俗,如拜年、吃年夜饺子、吃年糕、闹秧歌等,都有好的祈愿和祥和的成分在内,值得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