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歌时代,300多年间,先后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诗人。在唐诗的天宇里,白居易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又出现的一颗巨星。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太原,其曾祖时迁居下。公元772年正月,生于河南新郑县的一个读书人家庭。义父白季庚做过低级地方官吏,为官清廉,没有什么家业,家境清苦。尤其他在10岁之后,正遇军阀兴兵作乱,河南被军阀割据,白居易被迫离乡背井到江浙一带飘泊度日,处境十分困苦。这种亲身经历,使他对人民群众含有深切的同情。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29岁的白居易考取了进士。宪宗元和元年,他又通过考试补为周至县尉。元和二年,他出任翰林学士,次年又授左拾遗、赞善大夫等职。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白居易力主缉捕凶手,为此得罪权贵,以越职言事罪名贬为江州司马。穆宗即位后,才把他召回长安任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等。在朝期间,他目睹了官宦拉权、朋党倾轧,政治腐败,自请出京为官,历任杭州、苏州刺史等。文宗时再次回京为太子少傅。
唐武宗初年,又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寓居洛阳香山,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唐武宗会昌六年病故洛阳,终年75岁。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正是“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所谓大唐盛世已不复存在,继之而来的是战乱、割据、灾荒和皇室权贵们的残酷掠夺,广大劳苦大众走头无路,处于啼饥号寒的岁月之中。元和十三年底,白居易靠新任宰相崔群的帮助,由江州调升忠州刺史,穆宗继位后,白居易被召回长安。
安史之乱
他想重新担起整顿国家政治的责任,岂知穆宗也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白居易多次提出改善时局的办法,都被穆宗驳回,加上朝廷内部两派纷争,自己无力改善朝政,便自请调做杭州刺史,他到杭州后,召集民工,疏通水道,解决人民的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受到人民的爱戴。杭州任满后,又受命苏州刺史,白居易在苏州减租轻赋,兢兢业业为人民做了不少事情,后患眼疾,不能支持,辞官回洛阳故居。在洛阳常和著名人士饮酒赋诗,过着隐居生活,直到71岁才正式引退。
白居易一生为宫,却因清廉自守,没有留下余财。他时刻没有忘记人民,他在洛阳开滩凿渠,疏通了行船要道,为人民做了件永垂千古的大事。会昌六年八月,诗人久病不愈,与世长辞,终年75岁。白居易一生经历了唐代宗到武宗的八个皇帝,经受了安史乱后最痛苦、动乱的时代,他不顾生命危险,和权贵们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表现了他的崇高品质。白居易进入政界,屡遭权贵迫害,长期贬谪在外,精神上受到很重的打击。“独善其身”是他的无可奈何的退路,他曾问自己:隐居怎么对得起天下百姓呢?可见后半期的身心是不平静和不甘心的。
白居易的诗篇通俗易懂,语言明白如话,形象生动。其诗作罢,常读给妇女儿童听,听不懂再改,妾妇、牧童、士卒都喜欢读他的诗。1000多年来,他的伟大形象和不朽的诗篇一直在人民心里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激励着人民为争取正义的事业而斗争。他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歌手。白居易用毕生精力从事诗歌创作,一共给后人留下了3000多篇。他生前先后把自己的诗编订过3次,题名为《白氏长庆集》。他的作品一直受到历代人们的喜爱,在国外也享有崇高的声誉。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