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1086)三十岁那年夏天,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故乡江西临川、途经杭州时,写了《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 层。”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 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那时的王安石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他告诉自己: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立足长 远。表现了年轻的政治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五十岁拜相之后,王安石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那一年的新年,王安石见到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春节的热闹欢乐的景象,联想到变法伊始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乐观自信地写了《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在和暖的春风中迎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据说,王安石有“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意即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对流言蜚语无须顾虑。明末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说,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告老还乡,沿途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他因此抑郁悔恨而逝。“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王安石的执拗可以从他改诗的传说看出。他有一首著名的绝句,名为《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用得非常巧妙,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居然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才选定 了“绿”字。1074年,五十四岁的王安石罢相退居钟山之后,写了一首意味深远、朴素自然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花不惧严寒,傲雪开放,冰清玉洁,香气远播,王安石的艰难处境与倔强乐观的心态与诗中的“数枝梅”是何其相似!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王安石,旋又罢相,知江宁府,此时的他依然忧国忧民,矢志不移。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他以壮丽的山河为背景,抒发古今盛衰之感,立意高远,笔力峭劲,体气刚健,豪气逼人:“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登上高楼极目远望,金陵一带正是一派晚秋景象,天气刚刚开始萧索。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峭拔如一束箭镞。归去的小船在夕阳下摇桨疾驶,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的画船出没在淡淡的云烟之中,江中小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美丽的景色即使用图画也难以描绘。回想往昔,人们无休止地竞逐奢华淫逸的生活,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面对此番景色,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旧事已经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烟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商女们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演唱着《玉树后庭花》。除了关心国家、执着于变法以富国强兵,王安石对生活方面的要求实在不高。他很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苏洵曾经说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家的亲戚萧公子去拜访他,他邀请萧公子第二天到家中吃饭。萧公子如约盛装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萧公子觉得很饿,可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请他入座。但桌上并没有摆上菜肴, 喝了几杯酒之后,才上了两块胡饼,还有四份切成块的肉和一碗小菜汤。萧公子很不爽,就故意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见了,就把萧公子吃剩下的饼拿来吃了。
有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她丈夫喜欢吃鹿肉丝,吃饭时他不吃别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夫人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对方回答说摆在了王安石的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一下,鹿肉丝放得离王安石最远。结果, 王安石只吃了离他近的那些菜,完全不知道桌子上还摆了一盘鹿肉丝。
王安石的妻子吴氏曾经给他买了一个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时,王安石问她:“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有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使她与丈夫破镜重圆。
王安石偶尔也会欣赏身边的事物与自然山水以放松心情,他在《书湖阴先生壁》中描述了朋友湖阴先生杨德逢家中的景色:“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干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清澈的小河环护着水田,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为人们送来一片翠绿。
诗中赞颂了湖阴先生善施教化的无私品质,也表现出对田园山水的喜爱之情。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其实,王安石最初做官,并不是因为胸怀天下的大抱负,主要是想养家孝亲。因为他家中没有什么家产,一家上下几十口人都要靠他的俸禄,他根本不可能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做宰相以后,王安石回家为父兄扫墓时,因为想到父兄博学多才、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由此又联想到自己推行新法时的艰难处境,不觉悲思万缕,引发了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写下《壬辰寒食》以抒怀:“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身居他乡,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到了寒食节的时候,我的眼泪就更多,快要淹没冶城了。头发争相变白,明镜中曾经年轻的面容也已早早苍老。我没有感受到做官的快乐,只想在打鱼砍柴中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