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诗词漫游记
自古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熟悉的是“文人相轻”,少有人知道,其中中国文人也是“相亲”的。
在唐代文坛,“元白”并称,元稹、白居易患难情深,堪称“文人相亲”的典范。
今天的“诗词漫游记”带大家一起来欣赏:白居易最深情的4首诗,全是写给元稹的,最后一句成网红金句!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别元九后咏所怀》
滴滴答答的秋雨打在桐叶上,阴凉飕飕的秋风吹在木槿花上。
老友告别后,心中闷闷不乐。别说没相送,心已到青门之东。
朋友不在多,关键是否心相同。唯一的知心好友离我而去,顿觉长安满城皆空。
元和元年(806)九月十日,元稹由左拾遗迁为河南尉,翌年,白居易在长安写了这首诗。
当时正是桐叶淋雨、槿花西风的初秋时节,秋思缕缕而不得相见,而元稹几乎是他唯一的知心好友,所以“诗自肺腑出”: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非常逼真地说出了他的心态。因而也成为被人称道的名句。
我就是被这一句打动的。
当你在乎一个人,惦记一个人,情到深处时,这个人跟你不在一个城市,你会觉得整个城市都空荡荡的。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公元809年,元稹奉命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等人一同到曲江、慈恩寺等地方赏花饮酒,席间想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诗歌明白如话,用浅近的语言表达了对好友元稹无尽的牵挂和思念。
前两句写赏花、饮酒,破闷消愁。
后两句陡然转入另一层意思,虽然春愁已消,却忽然想起好朋友远在天际,默默推算,他现在该走到梁州了吧。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时间,元稹真的到了梁州,且梦见与白居易同游慈恩寺,醒来后写下《使东川·梁州梦》)一诗,寄予白居易:
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
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
白居易诗中的真实情况竟然与元稹的梦境完全吻合。或许我们不得不相信,元白真的心有灵犀。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梦微之》
元和十年八月,白居易因为得罪权臣,被排挤出京,贬为江州司马。
到了江州后,白居易一夜之中连续三次梦见元稹思念自己,从梦中惊醒。翌日清早,给元稹寄去了上面这首诗。
他说,我早晨醒来站在窗前,内心十分感伤。想到和你分别已久,彼此却不能传递消息,不知道你是否也会想起我?在昨天晚上,我梦见了你三次,心中于是更加思念。
元稹收到白居易寄来的诗后,当即赋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诗人想念老友,朝朝暮暮,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挣扎。
两个朋友,天各一方,一位因有所梦,便猜想对方有事,深深惦记,而另一位确是染病在身,也正陷入对老朋友的思念之中,若是没有深厚的友谊,没有时时的牵挂,何来这种灵犀相通?
这种沉甸甸的感情,读来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梦微之》
元稹去世九年,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点也没有减少,还在梦中和友人重聚。
在梦里,两人携手同游,一如多年之前。
醒来后的白居易回想过往与现在,他说:想你逝去的九泉尸骨早已经化成泥沙,而我还顶着满头白发暂居人间。
真挚动人的情感,使得这一句打动了后世的无数读者。
白居易和元稹一生的岁月,相互之间写了太多的唱和诗,可以说是唐诗之最,开风气之先。
《唐才子传·元稹》对于他们两人的友谊这样描述:
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