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妄自菲薄下一句是怎么说,不宜妄自菲薄的后两句是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3 14:47:32

有一句俗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最早的表述者是老子,《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的是:了解他人是聪明,能了解自己是智慧。

比起了解和认清他人,我们更应该了解自己,这样才不会陷入自负或是自卑的误区,人生的道路走起来才更为舒心和顺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缺陷,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人才能真正成长

不宜妄自菲薄下一句是怎么说,不宜妄自菲薄的后两句是什么(1)

要知人,首先要自知,很多人都把精力放在他人身上,关注着别人的生活,分析着别人的成功,以这样让自己变得更高明一些。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看不懂,你凭什么就可以认为自己能懂他人呢?

人与人之间是两个世界的差别,但即使两个不同的世界,往往会有一些相通之处,因为人性是相通的,你有悲观离合,他人也有,你有崇高的梦想,他人也如此。所以要看懂他人,先要看懂自己。

三国的杨修经常猜中曹操的心思,却不懂自知,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平白惹来*身之祸​。

知人不易,自知就更难了,俗话说​:当局者迷​。我们要反观自身,时不时抽身而出,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待自己,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看清自己​。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对于自己有多少本事,心里一定要有数。过度的高估自己和低估自己,都不是明白人该有的姿态。

不宜妄自菲薄下一句是怎么说,不宜妄自菲薄的后两句是什么(2)

一个看不清自己的人,必然会产生自傲或自卑等心理状态,自满容易招致祸难​,自卑容易错失良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长处,但我们看清自己所长的同时,也要看清自己的短处。

楚汉相争的刘邦和项羽​便是很好的例子。

项羽自封西楚霸王何等威风,而刘邦几次在项羽面前险象环生​,连“鸿门宴”​都必须去,以表示恭顺​。

公元前203年底,羽毛丰满、兵力强大的刘邦集合众将,将项羽重重包围于垓下,弹尽粮绝、四面楚歌的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乌江拔剑自刎。自刎之前,还仰天长叹,“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真是如此吗?陈平曾经对刘邦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项羽待人客气,但很吝啬,舍不得给钱给地盘;刘邦恰好相反,待人傲慢,但舍得给钱给地盘。如果谁能去掉自己的短处,学习对方的长处,那么天下唾手可得。刘邦听进去了,团结了一批人,而项羽至死不悟。

刘邦成功之后,不无得意的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成功的人都自知自身优劣,懂得团结身边的力量,实现最大的价值。

不宜妄自菲薄下一句是怎么说,不宜妄自菲薄的后两句是什么(3)

弱者推责,强者自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了不起,你的优秀,不需要任何人来证明。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更要保持清醒,明白的人生,就像是深深的湖水,能涵养万物,波澜不惊。清醒着努力,改进着奋斗,反思着向前,成功必然不会太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