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初夏,深院小亭,青梅煮酒,曹操与刘备对坐畅饮。
曹操借酒窥人,赞刘备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刘备推辞不过,只好先后点名袁绍、刘表、孙策等人。
但均被曹操逐一反驳,随即说出那句有名的断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曹操是那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他既是乱世奸雄,治世能臣,也是一位诗人。
若能读懂他的诗歌,就能读懂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还有他宏大的人生格局。
01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把持朝廷。
曹操及时抓住历史的机遇,顺势而为。
他散尽家财,征募了一个五千人的军队,起兵讨伐,这一年,他34岁。
第二年,各地方势力一齐举兵反董,群雄组成了联盟军。
董卓畏惧,焚烧皇宫,劫持皇帝迁都长安。
董卓人心尽失,西迁途中原本是与之作战的好时机,但是盟军内人心不齐,各有盘算,谁也不敢先出兵。
只有曹操担心贻误战机,独自引兵西进。虽然战略正确,奈何势单力薄,不幸遭遇埋伏,险些丧命。
但有些事情当前来看似乎无利可图,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受益无穷。
曹操孤军深入,虽败犹荣,这一战让他名震天下,引得群贤归附。
除了对局势的准确判断,曹操最高明的远见还在于终生以汉臣自居,绝不称帝。
袁术得到东汉传国玉玺,不顾众人劝阻,执意称帝,结果被各路诸侯群起攻之,兵败身亡。
曹操知道,自己如果称帝极有可能会步其后尘。
于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帝之名讨伐异己,师出有名,终于统一了北方。
晋封魏公后,大权在握,百官请他称帝,连对手孙权也写信劝说他称帝,曹操却讥讽死敌孙权是想把他架在火上烤。
帝王梦是乱世英雄追求的终极梦想,曹操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在诱惑面前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他只说了一句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正是因为周文王奠定的基础,周武王才能伐纣,开创周朝。
曹操给自己的定位是曹氏后人通向帝王宝座的垫脚石。
简单的一句话就做了父子两代的大业规划。
有句话说得好:不图小利者,必有大谋。
有的人鼠目寸光,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看不见远方的风景。
一个有远见的人,谋全局,不贪一时之利;谋一世,不逞一时之快。
02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求贤若渴,曾三次发布《求贤令》。
这首《短歌行》也是他用浪漫诗意的方式,向天下贤才发出的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函。
周公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把饭吐出来,为的是及时起来接见贤士,生怕怠慢。
曹操以周公为效仿对象,礼贤下士,希望普天之下的人才都像鸟栖于树一般归附到他的门下。
三国时代,群雄角逐,军政集团争斗的背后是人才的较量。
官渡之战曹操的成功和袁绍的失败绝非偶然,从他们各自的用人态度就可见端倪。
大战之前,有天夜晚,曹操正在洗脚,忽然听闻许攸来投,没顾得上穿鞋子,光着脚就出帐迎接,拍手大笑说:许攸来降,大事可成。
许攸本是袁绍麾下的谋士,曾给袁绍提出以轻骑乘虚袭击许都,对曹操进行首尾相攻的计策。
但是袁绍自以为拥兵十万对阵曹操的两万,胜券在握,并没有采纳,还对许攸语言侮辱,许攸自觉才华无法施展,连夜投奔了曹操。
曹操听后惊出一身冷汗,还好袁绍没有听取这个建议,不然自己必败无疑。
许攸为曹操定下了乌巢烧毁袁绍粮草的计策,曹操亲自领兵前去烧粮,为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战胜袁绍信心不足,郭嘉为了振奋士气,提出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
其中第四条“度胜”:袁绍对人却是诸多猜忌,任人唯亲;而曹操用人不疑,唯才是举。
果然,曹操的任贤用能,成为官渡之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其实当初在讨伐董卓时,曹操与袁绍曾有一次对话,争夺天下的依凭是什么。
袁绍说,靠土地和兵马,就可逐鹿中原。
曹操却高明得多,他说若能任用天下的贤良之士,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到。
荀子说,君子善假于物。
一人之力有穷时,不管能耐有多大,智慧和才能毕竟是有限的。
唯有与智者同行,才能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才能登上巅峰。
03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曾国藩说过:“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曹操戎马半生,不知经历多少次绝处逢生:
当初为讨伐董卓,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可在汴水之战中损失殆尽。
幸亏曹洪让出战马,一路护送,才能逃离。那时候没人马,没名气,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但是祸兮福之所倚,一败成名,有匡扶汉室之志的英雄豪杰都争相投奔,包括骄傲的大谋士荀彧。
曹操毫不气馁,再次招募新军,途中又遇到了黄巾军,自己披挂上阵,厮*在两军阵前,硬是顶住了黄巾军。
好不容易得到兖州作为根据地,出发去打徐州时,不料陈宫、张邈串通吕布,全城倒戈。
遇此重挫,曹操仍然没有一蹶不振,他重整旗鼓,毅然选择回军作战,最终成功从吕布手上夺回兖州。
这些年,打了多少胜仗,就吃了多少败仗。
写下这首《龟虽寿》的时候,曹操率军北征袁绍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大胜回朝,虽然这年他已经53岁了,但是仍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哪怕是在赤壁之战中,问鼎天下的理想,被一把大火烧得几乎破灭。
曹操却三笑而过,稳定军心,带领残余部队回到了许昌。
纵观曹操一生,从不因一时失意而裹足不前,哪怕英雄迟暮,壮志难酬,胸膛里永远跳动着一颗奋发思进的雄心。
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有的人25岁就死了,但到75岁才埋。
这里所谓的“死”是指激情褪去、梦想幻灭,在精神上死去了。
面对生活困境,有人选择躺平,对未来失去斗志,失去前行的勇气。
但是人生只有一次,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再也不会做了。有些梦,现在不追,以后再也追不上了。
你给世界一个什么姿态,世界将还你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
鲁迅曾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究竟何为“英雄”呢?
在青梅煮酒时,曹操如此说道: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我们喜欢曹操,就是欣赏他有常人难及的远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唯有如此大格局,方能成大事业。
来源:洞见
作者:洞见·锅主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