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行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耿直刚烈、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 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 ,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小组自主探究、诵读质疑、合作解决,能够通晓3-9段的段意,掌握其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2.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概括出樊於期、太子丹和荆轲的个性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其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教学难点为“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的特殊句式分析。对于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是逐个击破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个句子是省略了介词“以”,正常语序为“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其次,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以其无礼于晋”进行类比学习,让学生明确这还是一个状语后置句子,正常语序为“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最后,通过分析“千斤”和“金”与“万家”和“邑”之间的句子成分关系,让学生明确这也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子,正常语序为“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
在七班进行《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的是串讲法,串讲句子翻译连带重点文言实词、虚词。从课堂反映上来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不高,课堂气氛明显不够活跃。经过李主任的指点,我在对八班进行教学时,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法,先让学生自主讨论串通大意,我再对学生进行单独提问,点拨重点文言实词、虚词以正文意。从这次课堂反映上来看,课堂气氛较前一节活跃,学生的表达*得以释放,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通过两班的作业反映来看,暂时看不出教学成果的差异。为了进行比较,我借鉴李主任的建议,在早读时对八班进行默写检测,反映结果为:学生对字词义掌握较好,对于词类活用的类别和特殊句式的判断掌握较差,这需要在接下来的文言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练习和引导。因还未在七班进行默写检测,暂无法对两班教学成果予以对比。
因为我对学生学情的掌握有所偏差,低估了学生的文言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够恰当,我应加强与学生的课下交流,借助作业、默写、课前提问等测验形式来更快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