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的典故50字,一箭之仇典故主要内容30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07:30:07

作者介绍:滴翠书香,自媒体写作,关注百姓生活,体会人情冷暖,【滴翠书香】和你一起学习成长~~~

成语典故——祸起萧墙

春秋时,鲁国自鲁文公后,即由大贵族、新兴的地主阶级代表季孙氏(或称季氏)执政。到鲁哀公时的季康子,名位虽是卿大夫,实际权势之大。早已超出国君之上(参看“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时的费邑(今山东费县),是季康子的私邑,他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伐附近的顯臾(zhuān-yú],把它并吞过来。顯臾是鲁国的附属小国,在费邑的西北约七十里。

祸起萧墙的典故50字,一箭之仇典故主要内容30字(1)

当时孔子反对季孙氏攻伐颛臾。而孔子的学生冉Crǎn]有(即将求)和季路(即子路)却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因此孔子责备他俩不该支持季氏。( (参看“鸣鼓而攻”)

祸起萧墙的典故50字,一箭之仇典故主要内容30字(2)

据《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当时向冉有和季路说了一章大道理,其中有这么一些话,大意是:“……无论诸侯或大夫,办理国家政事,不怕贫穷,不怕人口少,只怕不得安居。如果贫富并不悬殊,穷也就无所谓了,如果都能安居,人口少也就没有关系。如果不发生战争,也就不会发生什么危险的灾难。这样,远方的人就会前来归服你,如若嫌归服的人不多,还可以施行仁义礼乐的政教来广泛招致。‘既来之,则安之(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居下来)’。而现在,你们俩辅助季孙家干了些什么呢?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反而想使用兵力,去攻伐颛臾。‘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祸起萧墙的典故50字,一箭之仇典故主要内容30字(3)

在这里,孔子意思是说:依照孔夫子的分析,季氏最大的隐患不是在颛臾那里,却是在萧墙的里面,在季氏兄弟之间呀。结果后来事实果然证明:季氏兄弟之间为了争夺权利,双方出现了分歧,真的像孔子所分析的那样,所有的矛盾最后都出现在了萧墙之内。因此,人们后来就把“祸起萧墙”这个比喻成:遇到困难时,往往是从自己的内部开始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在困难面前,真正可怕的不是被敌人从外部瓦解,而是自己人从内部开始动摇,并且导致整件事情的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个词的的出处和意思,所以这个词一般作为贬义词使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类似季氏这样的问题出现,外患很少,内忧却将直接导致失败或者灭国。所以,行事之前,要多考虑,无论外因还是内因,并主要考虑内因的反作用力量。

祸起萧墙的典故50字,一箭之仇典故主要内容30字(4)

萧墙的“萧”,是“肃”的假借字;“萧墙”,是国君宫门前的照壁。臣子进见君王,到此而增加肃敬,所以叫做“萧墙”。“萧墙之内”,指宫内,这里暗指鲁哀公。因为季孙氏当时和鲁君矛盾很大。季孙恐怕鲁哀公利用颛臾的有利地势,来袭击他的费邑,于是他先下手为强,攻伐颛臾。所以孔子说: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祸起萧墙的典故50字,一箭之仇典故主要内容30字(5)

后来人们形容内部发生祸乱,就叫“祸起萧墙”,或“萧墙之祸”。

上述孔子说的另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和“分崩离析”,后来也都成了成语。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这句成语,意思却和原来的并不一样了,它是说:既然来到这个地方,即使不太满意,也就只好安下来再说吧。

至于“分崩离析”这句成语,意思仍和原来差不多。《论语》疏注中有这样的解释:“民有异心日分,欲去日崩,不可会聚日离析。”现在我们用来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不堪收拾。

祸起萧墙的典故50字,一箭之仇典故主要内容30字(6)

《论语·季氏》中名句还有: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世,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祸起萧墙”的更多引用:

《后汉书》中有:“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

大家好,我是“滴翠书香”,适时更新话题。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欢迎转发分享。常来逛逛,一起探讨,我们共同成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