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诗集是哪里的,郭沫若的作品 诗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22:00:24

郭沫若的诗集是哪里的,郭沫若的作品 诗集(1)

北京八宝山公墓,中国规格等级最高的园林公墓,它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东部的八宝山南麓。据目前公开资料显示,有资格下葬八宝山公墓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人,我国已故党和国家及军队*、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革命烈士、国际友人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人开国元勋、著名人物等都葬入了八宝山。然而,我们发现最有资格葬入八宝山的郭沫若,却没有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这是为何? 郭沫若身上有争议,可这并不能掩盖他的才能,他是罕见的全才,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各类桂冠于一身。

郭沫若的诗集是哪里的,郭沫若的作品 诗集(2)

1978年6月初,郭沫若病重,她给妻子于立群和孩子留下遗言:“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当年6月12日,郭沫若病逝,终年86岁。在高规格的追悼会结束后,郭沫若的骨灰撒在了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层层梯田里。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按理郭沫若应该葬回四川乐山老家,他选择大寨作为自己的安眠之地,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句话总结,“郭沫若和大寨有着某种情愫。”1964年,《人民日报》大幅度报道了大寨农业发展情况,从此大寨精神传遍神州大地。

郭沫若的诗集是哪里的,郭沫若的作品 诗集(3)

1965年春节前夕,郭沫若首次撰写了关于大寨的诗歌,他在《题傅抱石〈延安画卷〉八首》“其七”中写道:“传统作风雪里梅,大寨精神从此来。已见黄河清澈底,要教宇宙共春回。”在郭沫若看来,大寨精神就是延安精神的延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当时郭沫若工作无比繁忙,但还是在当年12月初去太原参观了大寨主题展览馆。近距离感触大寨精神,郭沫若对大寨越发神往,不久他就直接来到了大寨实地参观学习。由于时间匆忙,郭沫若这次在大寨参观时间较短。为此他回到北京后,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等今后有空了,一定再到大寨来看看。”

郭沫若的诗集是哪里的,郭沫若的作品 诗集(4)

郭沫若之所以如此重视大寨,笔者认为他有三点考虑:一是、希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农业,调以此调动农民积极性,这就有利于国家发展;二是、希望大家都学习大寨精神,因为这种精神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三是、郭沫若希望把这里作为安眠之地,这里有着自己所追求的精神。

郭沫若的诗集是哪里的,郭沫若的作品 诗集(5)

有了这三点考虑,郭沫若希望去世后骨灰撒在大寨,就不难理解了。1992年11月16日,这天郭沫若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大寨村民在虎头山上树立了一块“郭沫若纪念碑”。在纪念碑的正面写着,“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郭沫若玉大寨渊源》、《郭沫若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