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句子短句摘抄加赏析,经典好句摘抄加赏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3:20:50

永流传的经典名句与典故,历久弥新!经典名句赏析,受益颇多。

经典句子短句摘抄加赏析,经典好句摘抄加赏析(1)

01侮人还自侮,说人还自说。

【释义】嘲弄别人的人自己也受到自己的侮辱。

《警世通言》“常言道:‘冤家不可结,结了无休歇。“侮人还自侮,说人还自说。

【赏析】人的一生,谁都难免会有失误,谁身上都难免会有缺陷,谁都难免会遇上尴尬的处境。有的人喜欢藏藏掩掩,有的人喜欢辩解。其实越是藏藏掩掩,心理越是失衡,越是辩解,就会越辩越丑,越描越黑,最佳的办法是学会嘲笑自己。要知道,自嘲是一种很好的中庸交际手段,善于自嘲的人,往往能使自己在处于尴尬境地时得以解脱,既不失面子,又不得罪别人,还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再也没有比善于自嘲的人更受人欢迎了。

相反,那些动不动就拿别人的短处开玩笑,对别人进行冷嘲热讽的处事方式,不仅与中庸之道背道而驰,而且也容易自食其果,受到别人的攻击与嘲讽。智者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愚蠢的人才喜欢嘲笑别人。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非常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一个秃子,脑袋上一根头发也没有。一天,他出门在外,住进一家小店,小店只有两张床,正好,秃子对面住了个麻子。正是十五月光好,透窗照在麻子的脸上,秃子越看越有趣,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麻子问秃子:“客,你笑啥哩?”

秃子答:“我不笑啥,我这个人就是爱笑。”

麻子说:“你看今夜月光多好。”

秃子提议:“难得今夜好月光,咱两个都是出门人,何不对月吟诗?”

麻子说:“愿和。”

秃子说:“我能从一个字吟到七个字。”

麻子说:“洗耳恭听了。”

秃子吟出一首诗:

天排

糯米筛

雨洒尘埃

新鞋印泥印

石榴皮翻过来

豌豆堆里坐起来

秃子把麻子骂了个痛快,很是得意。就对麻子说:“你也能从一个字吟到七个字吗?”

好诗,好诗!麻子说,

“你吟罢了,我再模仿便没有味道,不妨我从七个字吟到一个字如何?”

秃子说:“请教。”

麻子就吟出一首诗:

一轮明月照九州

西瓜葫芦绣球

不用核和篦

虫虱难留

光不溜

净肉

秃子羞得满面通红,再也不敢说话了。

戏弄别人,却被他人嘲笑,这便是居心叵测者的下场。记住,不要嘲笑别人的缺点,因为你自己也有着许多可以让人大做文章的缺点。更何况,嘲笑别人你得不到任何好处,所以嘲笑人不可取。还是恪守中庸之道,本着善意与尊重之心与人交往,若是想找些笑料,不妨在我们自己身上下功夫吧。要知道,自嘲是一种大智慧,能为自己解围,能赢来别人的尊敬,亦能显示出自己的修养;而嘲笑别人则是最愚蠢的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形象,还容易自取其辱。

常言道: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如果你不尊重别人,然后让他们受到伤害或者不幸,那么你就会在未来受到同样的“惩罚”。

如果你经常笑话别人的话,那么就很容易让别人对你产生敌意或不满的情绪。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敌意或不满情绪会反过来作用于你自己。比如,在一次面试中,你可能会因为之前曾经不尊重面试官而受到惩罚,即使你在面试中表现得非常优秀。

如果你经常嘲笑别人,那么你自己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内疚和自卑。这种情绪可能会在你的生活中大量积累,从而影响你的心理健康。

总之,如果你想避免受到反噬,那么你需要对别人保持尊重和理解。在面对别人的错误或缺陷时,不要沉溺于嘲笑或挖苦的行为,你可以试着理性地帮助他们改正或提醒他们。你所付出的任何行为都可能会对你产生影响,请用善良和宽容来迎接生活的挑战。

02诚实守信、信守诺言

【释义】一个人若失去信用,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赏析】诚实守信、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更是为人处世之本。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

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争功推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靠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是要遭人唾骂的。

历史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丢命的事例,提醒世人以此为镜。

济南的南面,有一个商人渡河时船沉了,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哀号求助。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未靠近,商人活命心切,见有人来救,便许诺说:“我是济河一带的富翁,你若能把我救上岸,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商人救上了岸,可商人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问:“你当时不是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吗?怎么只给我十两,这岂不是说了不算吗!”商人听了他的问话,马上就变了脸,回答说:“你一个打鱼的,一天能打几条鱼,能赚几个钱,现在一下子就得到了十两金子,你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离去了。过了些日子,那位商人乘船渡河时,船触了礁,慢慢地往下沉。正巧,先前救他的渔夫正在不远处,于是他又大声呼救。渔夫一见是那位说话不算数的商人,就停住船,不理他。结果,商人掉进河里淹死了。

《狼来了!》的故事,你们再熟悉不过了吧!故事中的小牧童向山下农民撒了两次谎。当狼群真的来时,他的话再也没人相信了,正因为他的谎言,导致羊群被吃的后果。这个故事难道不是更能告诉我们不诚实守信的严重性吗?

为了诚信,苏格拉底被迫吞下毒人参,舍弃生命;为了诚信诸莫亮失街亭后毅然挥泪斩马谡,忍痛割爱。因为“一诺千金,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诚信是一种风格,一种形式,一种人品,一种态势;诚信是一种修养,一种潇洒,一种境界,一种伟大;“诚实”是诚信之本,诚实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才能使高贵的头颅真正昂起;“受信”是诚信之则,受信才能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诚信是人之脊梁,有诗云“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莫称王;人无脊梁,别做人,做个饭袋,装米粮。”“人先信而后求能”,对于一个人来说,应先讲信义,随后再论及他的本领如何。反之,如果离开诚信,一个人即使有再大的本领也将寸步难行。如果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追求诚信,那么人们就会日益明智起来,社会风气也会随之越来越好。

0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释义】世上万事不能都如意,乐观的人才有好心情。

【赏析】乐观者与悲观者在争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到,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第二个问题:风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乐观者说: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个问题:生命是不是花?

悲观者说:是又怎样,开败了也就没了。

乐观者说: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

突然,天上传来一个声音,也问三个问题。

第一个:一直向前走,会怎样?

悲观者说:会碰到坑坑洼洼。

乐观者说:会看到柳暗花明。

第二个:春雨好不好?

悲观者说:不好!野草会因此长得更疯!

乐观者说:好!百花会因此开得更艳!

第三个:如果给你一片荒山,你会怎样?

悲观者说:修一座坟茔。

乐观者说:不!种满绿树。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只不过他俩都不知道,在空中提问的是上帝。

他们更不知道,就因为这场争论,上帝给了他们两样不同的礼物。

给了乐观者勇气,给了悲观者眼泪。

乐观的人,即使面对困难,也会从中发现乐趣;

悲观的人,即使沉浸在幸福中,也会担心将要发生不幸。

人生一世,虽不都是坎坷,也不会一帆风顺。

不论你是乐观还是悲观,日子都是一天天在过,与其愁眉苦脸倒不如豁达一些,乐观面对一切。比如工作中老板对你说“你这件事情没做好”,你可以理解成“你觉不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再做得好一点”;老板说“你这样表现很差劲”,你可以转换成“你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备受鼓舞,并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完美。

拥有乐观的心情并不难,即使你是一个超级悲观的人,只要多多尝试摆脱消极的念头,置身于有成就和乐观的人群中,你一定也会成为笑傲生活的人。

04孔子曰:益者三友,可以深交,损者三友,切记勿交。

【释义】益友有三种,损友也有三种。与那些待人耿直、宽容,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那些走邪门歪道、谄媚奉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赏析】其实,早在25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的辨友原则。 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01友直

“直”代表真诚而正直。这样的朋友有时会带来压力,你做错了,他直接告诉你。但我们总觉得朋友不是应该多包容吗?所以,包容体谅是第二点。如果朋友只是包容体谅,最后可能忽略原则。亲情不能靠法律约定维系,但朋友之间一定要互相以正道期许。否则交朋友的意义何在?他不一定都对,但至少会直爽地面对你。孔子回答子贡问交友之道,他说:“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朋友有过错,要真诚相告并委婉劝导,他若不听从,就闭口不说,以免自取其辱。正直的朋友犹如“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和这种朋友交往,互相勉励是很难得的,彼此要能了解对方的用心。

孔子反对人们把怨恨隐藏起来,继续做朋友。他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左丘明是古代鲁国的史官,觉得这样可耻,孔子也觉得这样可耻,因为交朋友第一要点就是坦诚。对其他人可能要考虑客套一下,比如对老板或对属下,如果对朋友还要客套,就没有什么道理了。既然是朋友,一定很容易建立共同的人生理想,化解误会。

02友谅

“谅”有两层意思,第一,说话算话,言而有信,但有时这种信用显得范围狭窄。有些人为守个人信用而不顾大局。“谅”的另外一个意义是体谅包容。如果因为一点误会,造成别人都不相信你,真正的朋友会了解你有不得已的苦衷,这就是体谅包容。

03友多闻

“多闻”,指的是博学多闻。朋友喜欢学习,大家见面聊天的时候才有话讲。有时候我们看到许多人聚在一起,都是不太读书的人,聚会五分钟后就开始分享八卦,这些事情谈多了之后,自然觉得厌倦,无异于浪费生命。如果朋友博学多闻,各有专长,可以互相学习,见面的时候分享最新的观念,那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大多数博学多闻的人,在事业上屡有建树,因为他们知识丰富,胸襟远大,思路开阔,不但不会死守条条框框,而且有明确的目标和犀利的目光,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增长我们的见识,多闻对我们的人生有重大的助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多与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益友交往,吸收他们的知识、德行、品格并转化为自己的财富,人生才会更上一层楼;相反若是只与损友们同流合污、不思进取,人生之路则会越走越窄,甚至转入歧途。

故孔夫子在教导世人深交三益友的同时,还要勿交三损友。

三种损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01友便辟

指的是谄媚、阿谀奉承的朋友。你即使指鹿为马,他也说那就是马;你颠倒黑白,他也赞同你的看法。这种人往往没有原则,但有目的。他能够这般阿谀奉承,多半是要利用你。

02友善柔

善柔就是虚情假意,善于逢迎、巴结、讨人喜欢。这就是“令色”,装着去讨好别人。常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喜欢搬弄是非。

这种朋友常常断章取义、巧舌如簧,经常影响你改变了做事情的初衷。而真正的君子则是"讷于言,敏于行”。远离他们,是你成事的前提。

03友便佞

巧言善辩。便佞者在人际交往中喜好夸夸其谈,自我吹嘘,平时探讨问题时他们能说得天花乱坠。可一旦将问题付诸实际行动,他们要么推诿扯皮不肯干活,要么就是把事情办得一塌糊涂。

人的口才固然重要,但若一个人只会吹牛皮、说空话,而没有半点真功夫。他怎能跟人推心置腹地做朋友?又怎能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所以,择友时,只会夸夸其谈而无实际行动的人是不可交的。

曾国藩曾说过: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故在交友时,我们一定要择优去劣。

明代一位学者叫薛王宣,他把孔子的话概括为“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曰损”也颇为简要易记。孔子虽然说的是交友、择友之道,而实际上也是在说一 种为人之道。孔子告诫人们尽可能地减少那些损者之友对自己的影响,不过,作为交友者一方来说,也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以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 价值取向去影响他人,以使他们受益。当人们用正直、诚信、博学多识作为自己择友的原则,而力戒与那些“损者”为友的时候,事实上也在为自己、为对方 确立了一个做人的道德目标和行为准则。这样我们可以确信,只有自己在道德上努力做到正直、诚信,并且不断追求广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会得 到朋友的认可,也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选择朋友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结交益友,会促使你进步,在你陷入危难时,益友会鼎力相助;反之,结交损友,会让你望落,当你陷入困境 时,损友会落井下石,让你的处境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在生活中选择朋友时应该擦亮眼睛,识别益友与损友,要比中而行,切莫认为亲近自己的人都是益 友,疏远自己的人都是损友。

《水浒传》里的林冲有个最好的朋友,那就是陆谦陆虞候。当年,陆谦在东京汴梁落魄街头,是林冲收留了他,给吃给唱不说,最后还给他提供了一个 做小官的机会,使得陆谦得以在大宋的军界崭露头角。林冲对陆谦可以说是仁至义尽,可是陆谦呢?因为有权有势的高衙内看上林冲之妻,引发了林冲与上 司高俅的矛盾。这时的陆谦就背信弃义,立刻站到了高衙内一边,帮着他调开了林冲,成全了高衙内的愿望。此后,他更是全忘了林冲对他的恩情,阴谋陷 害林冲。最后事情败露,终于被林冲所*。

古人中有见利忘义的,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正人君子、知心朋友更是难以寻觅,所以我们得时刻保持警惕之心,识别出哪些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这方面,中行文子的识人术就非常令人佩服。

春秋末年,晋国的中行文子在政治争斗中失败,被迫流亡在外。这一天, 一行人经过一座界城,因为他们已经奔波了数日,非常疲劳,他的随从就提醒 他说:

“主公,这里的官吏是您的老朋友,咱们不如在这里休息一下,也等等后面的车子。”

中行文子说:“万万不可。”还命人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手下人很是疑惑,中行文子就对他们解释说:“从前此人待我的确很好,我有段时间最喜欢音乐,他就送给我一把鸣琴;后来我又喜欢佩饰,他又送给我 一些玉环。那时我有权有势,他这么做是投我所好,希望我能够接纳他。而现在我开始流亡,与当年的情况早已是天壤之别,只怕他此时会投我的敌人之好 而出卖我,所以,我不仅不能停下来,还要很快地离开!”

果然不出中行文子所料,不久之后,这个人就派人扣押了中行文子后面的两辆车子,献给了晋王。

中行文子能摸透人心,随时保持警惕,知道“老友”曾经投其所好,百般讨好,看中的只是他的地位。因此,他在落难之时也能准确地推断出“老友”必会出 卖自己,从而避免了*身之祸。在生活中,像中行文子这样能明辨真假的人并不多,虽然有些人能够时常提醒自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长期交 往、长期观察去判定一个人是真朋友还是假朋友,然而当我们看出一个人有真面目时往往为时已晚了。

总之,在结交朋友时,最好先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要能够观察到对方的言行,判断出对方的人品,又不要轻易地对对方掏心掏肺。当你能够真正判断出 此人的品性是否能成为益友时,再决定下一步的交往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法。

经典句子短句摘抄加赏析,经典好句摘抄加赏析(2)

经典句子短句摘抄加赏析,经典好句摘抄加赏析(3)

经典句子短句摘抄加赏析,经典好句摘抄加赏析(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