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和近出自顾城哪本书,顾城远和近选自哪部诗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3:50:48

远和近出自顾城哪本书,顾城远和近选自哪部诗集(1)

窦跃生

一、精选理由

中国当代朦胧诗影响一代诗风,为诗歌繁荣树立了一座里程碑。顾城是朦胧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远和近》是朦胧派诗人顾城的诗作。这首诗看似平常,但耐人寻味。 全诗只有短短的24个字,描写“你”、“我”、“云”是聚焦的变换,用“距离”阐述在视觉变换的不同感受。诗歌之中充满着哲理性的思考,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一种关于人与人的思考。该诗在朦胧美之外,是不尽的遐想空间,诗人对诗歌留白艺术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赋予了诗歌更深远的意义,使得诗歌充满着更强烈的生命力。

二、诗词写作知识要点

1.朦胧诗,一个时代的符号。不了解朦胧诗,就像一匹马断了一条腿。大都永远跑不到第一方阵。

2.哲理思辨。诗人、作家要学哲学、美学,这是基本功。

3.朦胧诗派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三、作家故事

诗人英年早逝,惋惜。顾城(1956-1993)朦胧诗代表人物,1956年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昌邑县东冢公社五年。返京后做过翻糖工、搬运工等,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1993年10月*妻后自*。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作品,出版有《顾城诗全编》、长篇小说《英儿》,及散文集多部。

四、原文讲解赏析

《远和近》(一般人不用的题目。顾城不是一般人。诗人之所以是诗人,即非凡之人。)

顾城

你(一个字,惜墨如金,是远?是近?不是开门见山,是开门见雾,朦胧啊朦胧。第二人称开头,创新)

一会看我(短句子)

一会看云(人和云,两个视觉意象)

我觉得(起承转合,第三阶段,转。从“你”转到“我”,从第三人称,转到第一人称)

你看我时很远(为什么?像雨像雾又像风。*,*。你朦胧,云朦胧,我朦胧,如朦胧的金三角。加上远朦胧,近朦胧,便成了朦胧的五角枫)

你看云时很近(用哲学思辨结尾,如豹尾,干净利索有力。乍看顾城的《远和近》,有一种特“小儿科”的感觉,甚或觉得荒唐。然而,披文入境,好生玩味,方悟出一种幼稚里的成熟、肤浅下的深刻。《远和近》给人一种童话般的美感,深刻地提示了表面悖谬而实际合理的现象。读罢,“余音绕梁”,令人回味不已。)

五、创作背景

《今天》创刊于1978年,是朦胧诗的摇篮,也是当时朦胧诗派的主阵地,在它周围凝聚了一大批年青诗人,北岛、舒婷、食指、芒克、多多。他们的诗表达主观感受,从个人心灵出发,在表现手法上也广泛运用象征、隐喻与通感。1980年8月,《诗刊》刊发了一篇名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批评这类诗歌"读不懂","朦胧诗"也由此得名。

远和近出自顾城哪本书,顾城远和近选自哪部诗集(2)

创作契机

顾城在1978年年底看到贴于西单体育场外墙上的《今天》创刊号,他被上面的诗歌打动了。1980年的4 月,顾城用"古城"的署名,首次在《今天》上发表了几首小诗。同年10月,公刘在《星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的文章,对顾城在《蒲公英》上发表的诗歌作品大加赞赏。自此,顾城在诗坛崭露头角,在各类文章中也被作为朦胧派的代表诗人提及。1980年年底,《诗刊》刊登了顾城的两首诗,其中有一首就是《远与近》。

六、主题情怀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通过这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渴望人情、亲情、爱情复原到“心心相印”的美好情怀。

七、艺术特色

1.哲理思辨

诗的内涵,富有思辨力与批判力。但毫无说理气息,避免了“大白话”“知柏地黄丸”的俗套,全凭形象发言。一个“看我”与“看云”的对比,就令对方哑口无言了。一个优秀诗人,应该具备哲学家、美学家的气质修养。

2.惜墨如金

短句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诗是半格律体,语言精炼,找不出一个累赘的字。

  无论从内容看或从形式看,诗的审美价值都不能低估的。

远和近出自顾城哪本书,顾城远和近选自哪部诗集(3)

3.朦胧含蓄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远和近》给人一种童话般的美感,深刻地提示了表面悖谬而实际合理的现象。读罢,“余音绕梁”,令人回味不已。

八、相关阅读欣赏

1.《一代人》(标题和内文的联系。这一代人的智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有声有色之颜色)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堪称经典,顿觉惊艳。黑色和光明,哲理思辨。诗人要具有反向思维的特质。正话反说。举一反三:生活越操蛋,活得越灿烂。一边骂着操他妈,一边种着长寿花。)

2.《雨行》

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通感。颜色,雨水,洗)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这个想象非常奇特。创新)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象征着什么,朦胧,千万不要说明)
似乎没有定轨(轨是平行的,永远不能拥抱)
只是时远时近……

《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美不胜收。朦胧诗,其实完全可以读懂的。多像一个美妙的梦)

远和近出自顾城哪本书,顾城远和近选自哪部诗集(4)

《奠》(以短取胜,包括标题和内文)

我把你的誓言(抽象)
把爱(抽象)
刻在蜡烛上(具象)
看它怎样(看抽象和具象怎样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被泪水淹没(流泪的红蜡烛,拟人化)
被心火烧完(用典,春蚕到死丝方尽。通感运用,具象的“芯火”和抽象的“心火”)
看那最后一念(谐音,双关语,“捻”和“念”)
怎样灭绝
怎样被风吹散(妙不可言,绝了!美轮美奂)

《诗情》

一片朦胧的夕光
衬着暗绿的楼影
你从雾雨中显现
带着浴后的红晕
多少语言和往事
都在微笑中消溶
我们走进了夜海
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悟》

树胶般
缓缓流下的泪
粘和了心的碎片
使我们相恋的
是共同的痛苦
而不是狂欢

《土地是弯曲的》

土地是弯曲的
我看不见你
我只能远远看见
你心上的蓝天
蓝吗?真蓝
那蓝色就是语言
我想使世界感到愉快
微笑却凝固在嘴边
还是给我一朵云吧
擦去晴朗的时间
我的眼泪需要泪水
我的太阳需要安眠

远和近出自顾城哪本书,顾城远和近选自哪部诗集(5)

《泡影》

两个自由的水泡
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
在微风中散去
我像孩子一样
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的要把泡影
带回现实的陆地

九、课堂小结

1.用生命写作。经典的诗,不是用手写出来的,心才是笔。心的笔,蘸着泪的墨水、血的颜料,写生命的灿烂。那么,什么样子的诗词是用笔写出来的呢?文字垃圾。经典和垃圾,任君选择。

2.诗,是用来抒情的,不是喊口号。

《最后的顾城》

“在灵魂安静之后,血液还会流过许多年代……” ——引自顾城赠文昕诗集留言 顾城,大陆诗人,朦胧诗派代表,曾经诗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星。 令人遗憾的是,这颗明星却过早地坠落了。 他的坠落,让许多的人痛惜不已,但更留下了太多的启示。 对于顾城其人其诗,说实在的,我并不知道很多。而有关于他的一些事,了解的则更是少得可怜。

他的作品我只读过三篇,分别是《远和近》、《别》、《雨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远和近》,我认为写得非常好,很有特色。 直到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才粗略地知道了一些关于顾城生前的事,尽管并不太多,但是却已让我有了一股强烈的好奇感。让我好奇和惊诧的是,像他这样一位年轻、有才华、且名利双丰的当红诗人,最终又怎会为情、为了一次失败而自*呢? 难道真的如问昕(xīn)所说的那样,是咪的离去、谢烨的变化,让他彻底地失去了精神与生活上的寄予和希望?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并不值得的。

至于顾城、谢烨和咪三人一起在爱尔兰的威西克岛上生活了那么长的时间,这确实又是叫人难以想象的。 我无法想象得出他们三人共处在一起时的情形----这似乎并不是平常人所能做得到的。可是顾城并不是平常之人,谢烨也不是,咪咪呢?在很大的程度上看她也可以说不是。 不平凡的人在一起自然会发生不平凡的事,尤其是三个 。

而文昕,作为顾城最好的朋友之一,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至始至终都处在整个事情的过程当中,却不能做些什么。 这倒是可以理解的,他只能是无能为力、望而兴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尽管是“清”,但是最终也只能是“清”而已,又有几人能够帮助当局者走出“迷”呢? 许多的事开始的是自己,结束的也只能是自己。尤其是感情上的事,别人是帮不上忙的。

也许在对待感情上,顾城是一个很极端的人,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走上绝路,这很可悲,也很可惜,却似乎并不可敬! 但是不论怎样,我还是很为他叹息和感动的。毕竟在如今的这个世界上,像他这样执着的人并不多了----这已经是个现实的世界,生存着的是现实的人们。 顾城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许多热爱他的人深深地为之伤心和惋惜。他就如同一颗流星,已消失寂灭,可是他曾在天空中留下的那绚烂,却将永远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正如他自己写的那句诗——在灵魂安静之后,血液还会流过许多的年代...... 我相信,这是真实的。

十、作业:

1.背诵《一代人》。2.写一首精短的朦胧哲理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