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的小说,里面的心理描写和景色描写越来越少了,造成作品越来越单薄了。
本文作者也询问了很多小说作者,问他们作品里为什么描写越来越少了,小说作者无奈地说:不是我们没写,是编辑们给删了。
作者又跟小说编辑们做了深入的交流了,很多小说编辑们也很无奈:描写太多,读者不喜欢看,现在是信息时代了,没有人能耐住性子看你大段的描写。
是呀!文学是要有受众的,读者不喜欢,你写了给谁看。
很早以前,我就很质疑小说里的大段景色描写和心理描写。
我最讨厌作者自己在小说里面一大段一段段地插话。
你又不是金圣叹,金圣叹批阅的是别人的文章,他自己未必会在自己的文章里加入大段大段的自言自语。
我的观点:小说就是讲故事的,只要故事吸引人,传递了正能量,观众喜欢看,就是好小说。
一篇五千字的小说,你加进去一千字的心理描写,外加一千字的景色描写,那还是小说吗?那不是写景散文加心灵鸡汤了吗?
小说,要让人物自己说话,不光是是人物的对话和自言自语,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能表达万语千言。
读者又不是傻子,读者们都是社会人,都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察言观色,谁不会,领导一个眼色,部下就完全明白。
作者举例了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和《瓦尔登湖》,说那里面的描写就很有魅力。
瓦尔登湖,本身就是写景散文,他不描写大自然的美,就没什么可写了。
战争与和平,我上大学时慕名从图书馆里借了出来,厚厚的三本,老实说,一本没读完,我就放弃了。
因为景色描写太多了,一个景点就能写几篇纸。
我是个急性子,我虽然也想读几篇名著拿出去炫耀,可我实在是受不了啦,太煎熬了,于是放弃了。
小说里可以有心里描写,也可以有景色描写,确实不能太多,太多了影响读者感受。
《水浒传》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段,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意境全出。
如果作者花几千字去描写雪,还有人喜欢看吗?
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虽然是诗歌,也没有大段的景色描写,“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七个字,就胜过万语千言。
我不反对描写,喜欢描写,你去写散文,最好写游记,刘亮程的散文,一整篇一整篇的景色描写加细节描写,我也不觉得看着累。
有人说,景色描写可以给我们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
我不同意,现代的摄像技术,可以把蚂蚁的一根胡须,叶子上的一颗水珠,拍得栩栩如生,不比你千方百计地去找形容词简单多了,明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