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一共多少诗,诗经一共多少首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5:31:0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笙诗是有声无词的笙曲。全书主要搜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作者绝大部分不可考。

《诗经》的编集,先秦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历史上有“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献诗:指周代的公卿列士献诗,表达颂美或讽谏,是有史籍可考的,《国语·周语上》记载:“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采诗: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关于周朝是否实行过采诗制度,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诗经》的多数诗歌确实是来自于民间各地的诗。

删诗:汉代人认为,《诗经》编定经过了孔子的删定,但后代人对此有疑问,有的人认为,在《论语》中,孔子自己说“《诗》三百”,就说明在孔子的时代,《诗经》已经有三百篇左右了。但不管怎样,《诗经》的编定与孔子还是有很大的关联的。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指各地区的乐调。《诗经》有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bèi)风、鄘(yōng)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bīn)风。大部分是东周作品,少部分是西周作品。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廷的乐调。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小雅74篇,除少数可能是东周的作品,大部分为西周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诗经》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左传》中大量记载了诸侯君臣赋诗言志的事例,他们以“诗”来酬酢应答、表情达意。在诸子百家中,引诗也是很常见的。孔子就很重视《诗经》,对学“诗”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功用有多方面的阐述。

秦火以后,《诗经》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鲁诗出自鲁国人申培,齐诗出自齐国人辕固,韩诗出自燕国人韩婴。三家诗被西汉立为官学。后来,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虽然没有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流传,最终压倒了三家诗,三家诗也先后亡佚,如今的《诗经》主要是“毛诗”。

汉代把《诗》经典化,固然有对《诗经》的曲解、附会,但汉代形成的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不仅对《诗经》的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料来源: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