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6月8日,**来到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了解当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情况。让我们跟着*的足迹,穿过历史长河,走进“三苏”的传奇人生。
“一门三进士”
“一门三进士”,唐宋八大家独揽三席,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的佳话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三苏祠正是三苏父子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上模拟重建,是蜀中最负盛名的名人祠堂和古典园林。
苏洵少时喜游名山大川,“游荡不学”,27岁时,发誓读透经史并教子成龙。“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三字经》的这几句说的就是他的故事。
在苏洵勉励下,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勤学上进,同榜考中进士,名震京师。三苏父子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的文学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所景仰。
三苏父子中最为有名的苏轼,不仅享誉古今,而且名闻中外。在外媒评选的12名“世界千年英雄”中,苏东坡是唯一一名入选的中国人。“眉山苏轼”已经成为“世界东坡”。
如今三苏祠成了后人祭拜先贤的人文圣地。作为现今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纪念三苏的祠堂,三苏祠拥有文物藏品上万件,是国家二级博物馆、4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氏文章擅天下”
“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是人们对三苏父子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西出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三苏父子流传后世的名句数不胜数。他们虽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练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
酷爱文学的**,更是将苏轼称之为“文艺大师”,在不同场合经常引用苏东坡的诗词名句。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2013年考察海南谈起当地的生态时,**引用了苏东坡的这3句诗。
2014年在新疆考察时,**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投身兵团的故事,也化用了苏东坡的诗。他说:“苏东坡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新疆有烤馕、抓饭、羊肉串、哈密瓜、葡萄等等,咱们有充足的理由说‘不辞长作新疆人’。”
“扬不清,沉不浊”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苏氏一门家风笃厚,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皆留下大量与家风家教相关的文字、诗词。
苏轼曾在他的长子赴任时,赠他一方砚台,亲手刻上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在醇厚家风的熏陶下,走出家乡的三苏父子以天下为己任。尤其是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哪怕命运多舛,依然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万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后人对三苏父子的仰慕,不仅因为他们的才学,更因为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醇厚家风。
优良家风也是**所推崇的,他多次引经据典,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广大家庭弘扬优良家风。苏轼那些蕴含着立身行事哲理的名句,*也经常信手拈来。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曾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引用了苏轼在《思治论》中的这句话。意思是,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曾引用苏轼的这一名句,勉励青年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三苏余韵,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辉!
统筹:崔士鑫
撰文:岳小乔
策划:杜尚泽
编辑:卫然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李学仁、申宏,视觉:赖向东、毕晓洋)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