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的现代成语,桃花源记中的成语十个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5:50:01

例3:下列对《桃花源记》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考点四:背诵与默写

桃花源记中的现代成语,桃花源记中的成语十个(9)

例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 , 。

(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 , 。 ,

, 。 , 。

(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① , 。 , 。② , 。

(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来历的句子是: , , 。

桃花源记中的现代成语,桃花源记中的成语十个(10)

桃花源记中的现代成语,桃花源记中的成语十个(11)

基础过关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屋舍(shè) 俨然(yǎn) 豁然(huò)

B.邑人(yì) 垂髫(tiáo) 缤纷(bīng)

C.问津(jīn) 阡陌(mò) 诣太守(yì)

D.刘子骥(jì) 间隔(jiàn) 平旷(kuàng)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下列加点字与“悉如外人”的“悉”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咸来问讯

C.并怡然自乐 D.草木皆兵

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 屋舍俨然 B.复前行 不复出焉

C.寻向所志 寻病终 D.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5.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忘路之远近

C.缓兵之计 D.河阳之北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复前行,欲穷其林 B.便扶向路

C.处处志之 D.渔人甚异之

7.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8.下面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B.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绝境,不再出去了。

C.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无路可走的地方,再也出不去了。

D.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9.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A.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B.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

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10.下列对《桃花源记》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纯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谨慎,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桃花源记中的现代成语,桃花源记中的成语十个(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