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中国原创的经济政策市场上各种解读很多,一读就是大部头。很多人还是在云山雾海里断章取义。其实结合中国现状,去从原理上理解这个改革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首先,我们讲供给侧改革字面意思就是对社会的产品供应端进行改革。而与之相对应就是需求端。从整个经济活动上来讲供给和需求相辅相成。比如我想买一部手机,市场供应我一部手机。从宏观来说就是要追求这种平衡才是一个健康的经济体。过剩或者不足都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把国家看成一个大工厂,一头是工厂生产的产品,一头是我们这些消费者。那么在进行改革前我们是不是应该把社会上多余的库存和产能给他消化干净?于是大家看到中央政策里有一个“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个还要结合产业升级来看。我们把现有产品消化干净(相对应政策就是直播带货,家电下乡补贴等)把库存去除干净。因为结构调整,我们需要去除多余的产能和过高的杠杆,不能再举债发展了。比如地产行业的收紧。降成本对企业来说就是创新,这个创新是利用科技或者管理手段来提升生产效率。因为人员和原材料你是省不了的,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只有创新。所以你看这两年反复发了提到的各种创新就是这个意图。补短板就是补我们发展过程中摒弃粗放的模式而进行精细化管理。比如科技短板的公关,管理短板。
这几年我们整个市场一直再提需求理论。所有的商业模式也都是建立的有效需求之上。那么我们突然把供给侧拎出来进行调整用意何在呢?抛开所有经济学理论,供给和需求是相辅相成。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刻。如果仅以需求来引导那么我们大概率市场会保持现在的模样。比如我需要一个一辆汽车去买一辆平衡了。但是随着我们产业的升级我们供给侧供给了洗能源汽车,出现了自动驾驶和智慧城市。那么我们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会更加满足。我们的产业也能升级。在更高的一个通道下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必须有供给来破局。这才符合马斯诺的需求理论。
最后,这个必须由政府来牵头。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学因为缺少约束所以导致了不同的产生经济危机,垄断。凯恩斯的过度刺激导致繁荣背后是大堆僵尸企业,严重缺少活力。因此我们提供给侧改革首先是政府放开市场,小企业放水养鱼,打造营商环境,但同时又对垄断和腐败进行严厉的打击。让整个市场在升级的步伐里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下进行运转。于是我们才提出来2035。把这些底层逻辑了解清楚你就能从治国理政的政策中解读到核心点。希望大家能从这里找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