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李贺出生于公元790年左右,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境贫寒。他自幼聪颖,七岁能作诗,十五岁就与李益齐名。
李贺曾参加过进士考试,但因嫌名而落第。后来他得到宗人推荐,做了奉礼郎,但因不满朝廷腐败而辞官归乡。
后来,李贺南游北征,寻求出路,但都无所成就。他最后在潞州做了节度使幕僚,于公元817年左右去世,终年不满30岁。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
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
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
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
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李凭弹奏箜篌的惊人效果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将乐声与自然景物、神话传说、天文地理等方面进行了奇妙的比喻,创造了一个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是《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五首,是一首借马抒情的诗。
诗人通过描写一匹骏马渴望在边疆战场上驰骋的情景,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但又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诗中运用了比兴手法,将大漠沙和燕山月分别比作雪和钩,形象地描绘出一片寂寥肃*的边塞风光。
诗人以马的视角问道:“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金络脑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象征着荣誉和功勋。
快走踏清秋是指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在战场上奔驰。
诗人借马之口,抒发了自己对于战功的渴望和对于时局的不满。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气势豪迈悲壮,是李贺诗歌中的佳作。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患和对功名的渴望。
诗中有两个设问句,分别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和“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第一个问题反映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他不甘心看到唐朝被藩镇割据,想要挺身而出,用武力恢复中央的统一。
第二个问题反映了诗人的壮志难酬,他觉得自己有才华和抱负,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只能在乡间闲居。
诗人用凌烟阁来比喻功臣的地位和荣耀,用书生来比喻自己的身份和境遇。
诗中运用了夸张、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语气慷慨激昂,音律铿锵有力,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不平凡的个性。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梦天》是一首浪漫主义诗歌,写的是诗人梦游月宫,下望人间的情景。
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写月宫的仙境,后四句反观人世的沧桑。
诗歌运用了大胆奇特的想象,创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现实无奈的感慨。
诗歌的第一句“老兔寒蟾泣天色”,借用了神话传说中月中有兔和蟾的典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描绘成一个幽冷寂寞的世界,兔子和蟾蜍在哭泣着天色的凄清。
这里既有对月亮本身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诗人心境的隐喻。
第二句“云楼半开壁斜白”,将云层想象成一座高耸的楼阁,月光从云缝里照射出来,映照着云楼的粉壁。
第三句“玉轮轧露湿团光”,将月亮比作玉轮,将水汽比作露水,形容月亮在水汽中滚动,沾湿了自己的光芒。
第四句“鸾珮相逢桂香陌”,将月宫中的仙女比作鸾珮,即身带鸾鸟形状的佩饰,形容她们在桂花香气弥漫的小路上相遇。
前四句写完月宫之景,后四句转而写俯视人间之感。
第五句“黄尘清水三山下”,将三座神山(即东方青丘之山、西方昆仑之山、南方蓬莱之山)视为界限,将人间视为黄尘和清水。
第六句“更变千年如走马”,将人间千年变迁比作走马观花般快速而无常。
第七句“遥望齐州九点烟”,将中国九州视为九点烟尘。这里运用了夸张和反衬的手法,形成了空间上的反差,也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微不足道和无法触及的看法。
第八句“一泓海水杯中泻”,将一片海水比作一杯水,形容从天上看去,海水清浅而平静。
全诗呈现出一种从天上俯瞰人间的视角,展现了诗人超越现实的想象力,也折射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意象奇特而富有美感,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诗歌。
南园十三首·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这首诗是诗人在辞官后,回到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中的第六首,表达了他对读书无用、国家动荡、个人遭遇的忧愤情怀。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他刻苦读书、发奋写作的艰苦生活,暗示了他的怨艾之情。
诗的后两句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宋玉那样的悲秋文章的不屑态度。
诗中运用了白描、比喻、反问等手法,语言含蓄深沉,富有暗示性和韵味。
这首诗是李贺“长吉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和鬼才气质。
总结:李贺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有“诗鬼”之称,因为他的诗歌想象奇特,语言瑰丽,风格独特。
李贺的诗歌主要反映了他的怀才不遇、对理想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神话世界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