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逝世,享年100岁。
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者”“世界著名战略家”,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52年前,基辛格同中美两国时任*一道,推动两个国情不同的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这一创举至今仍对中美两国和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7月,刚过百岁生日的基辛格再次访华。在他的一生中,这样的访问超过100次。
2023年7月,基辛格访华 图源:央视新闻
“我几乎花了半辈子研究中美关系,我崇拜中国这个国家。”基辛格重视中国,他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把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为毕生追求,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启示一:
多接触才能破除偏见
基辛格曾表示,自己的专长是“认识中国的每一代*”。
自1971年秘密访华,到2023年百岁之际仍坚持来华,可以说,基辛格对中国的了解及对中美关系的见解,主要得益于这100多次中国之旅。
1973年2月17日,*、*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资料图)
一些误会和偏见,往往源于不了解。
2021年,在新加坡举办的一场有关中国的研讨会上,一位外国记者就中国环境问题向新加坡外交官和学者马凯硕提问,言语间充斥着对中国固有的偏见认知,延续了对中国环境等问题的一贯指责。马凯硕对这些“污蔑式”提问一一予以反击,并直言这些提问“完美暴露了盎格鲁-撒克逊媒体对中国的偏颇认知”。
事实上,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人权保护等各类问题上,外国媒体常常因为不了解而误读中国,甚至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基辛格曾回忆第一次见到*总理时的场景。当时基辛格说:“中国很神秘。”*答道:“我们并不神秘,你觉得神秘是因为接触得太少。” 此后,基辛格用100多次的“亲密接触”逐渐揭开了他眼中那层中国的“神秘面纱”。88岁高龄时,他出版了《论中国》一书,以所见所闻凝练出关于中国的所思所想。
数百年前,第一次进入紫禁城的马可·波罗对金光灿灿的屋顶叹为观止。他遍历中国、饱览山河,然后无比激动地告诉西方人在中国的见闻,引起了西方对东方的无限遐想;数十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花费数月时间实地探访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告诉全世界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所做的奋斗与牺牲,瓦解了种种歪曲、误解和丑化。
斯诺在陕北采访红军战士 图源:新华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跟随基辛格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了解中国。
今天,在社交媒体上,很多“洋网红”讲述着他们眼中的中国故事,引发了更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成为中外交往的民间桥梁。
启示二:
理性务实才是“相处之道”
“在当今真正的多极世界中,(基辛格先生)务实的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必要。”美国《时代》周刊曾作出这样的评价。
在美国政界,基辛格是务实派代表。他在思考国家间关系,包括中美关系的时候,能够超越政治制度、价值观的差异,不被意识形态偏见所束缚,务实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