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王焯冉出生于河南漯河
作为家里的长子
一向乖巧懂事的王焯冉
却瞒着父母偷偷报名入伍
“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
2016年9月
王焯冉正式成为
新疆军区某团一名新兵
他在新兵训练中成绩突出
又成为了一名班长
在边防一线
战士们会在执行任务前
写好一封“遗书”
若是真有不幸发生
这封“遗书”便会交到
他们的亲人手里
王焯冉曾写道
“我有时会常常想起
以前在家的日子
妈妈做的烩面
老爸做的油饼
……
爸妈,儿子不孝
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
如果有来生
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
好好报答你们”
2020年6月
王焯冉作为渡河先锋
率先跳入冰冷刺骨的河中
拼力救助四位战友脱险
英勇牺牲
年仅24岁
烈士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留下的文字
字字千钧,句句滚烫
这绝笔,是诀别,也是嘱托
更是跨越时光的传承
这是这些文字
后来的故事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
为了革命活动
她改名换姓
却也因为这个原因
她的家人并不知道她已牺牲
多年苦苦寻找她的下落
新中国成立后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被拍成电影
赵一曼的儿子看了电影
却不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母亲
确认赵一曼就是自己的母亲后
宁儿去了东北烈士纪念馆
在这封信写下二十年后
收信人宁儿终于看到了它
从纪念馆出来
已经成年的宁儿坐在台阶上放声痛哭
如今在四川宜宾
赵一曼的故乡
到处都能找到以她名字命名的地标
她出生的村子改名 “一曼村”
人们说
我的身份证上有你的名字
这就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记有蓝蒂裕绝笔的烟盒
不幸遗落
这首诗却靠着
渣滓洞中狱友们的记忆
得以保留下来
1960年,蓝耕荒的母亲从书店
买到一本《革命烈士诗抄》
蓝耕荒第一次看到了
父亲写给自己的这首诗
他抑制不住涌出热泪
泣不成声
第二年,蓝耕荒便报名参军
成为了炮兵部队的一名通讯兵
1964年,蓝耕荒成为了
和父亲一样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