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张苏君
杨志在《水浒传》中,属于喝凉水都噎着的倒霉角色。本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一身的名门气息,满满的将星潜质,却高开低走,一路跌停。
背着失陷花石纲的罪名出场,费劲心思进京,重金贿赂打点,却被高俅紧急叫停。怒*牛二遭发配,幸而为梁中书所用,本以为走上了仕途快车道,却又折戟生辰纲,不得已落草为寇。
那么,这个花石纲到底是什么?北宋灭亡与此又有何关系?
一、所谓花石纲
公元1100年,赵佶登基为帝,即宋徽宗。
除宰相章惇投反对票,提出“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外,大家都比较认可。这个18岁的青年人品不坏,热爱笔墨、丹青、花石、射箭、足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有着非凡的天赋。
缺点是看人不太准,他启用的重臣蔡京、童贯、朱勔(音mian)等,被时人称为“六贼“。他们迎合上意,满足徽宗一切的奢侈爱好,搜刮民间,祸乱国家。
宋徽宗在汴京建造 “艮岳”园林,是当时国家的一号工程。作为有文艺气质的皇帝,该工程突破了宫苑“一池三山“的传统,以山水创作为主题。
这就需要大量的奇花异石。为此,朝廷专门设立苏杭应奉局,负责此项差事。民间有可用的花木奇石,即直入其家,分批运往汴京。
宋代陆运﹑水运物资大都编组为“纲”。如运马称“马纲”﹐以50匹为一纲,运米称“米饷纲”,以10000石为一纲。花石运送走漕运,十条船为一纲,载重1000吨,并配备三百人,船夫五十人。
故称为“花石纲”。
二、太尉恶杨志
为了复出,杨志是下了血本的。他挑着一担子的财物,不远千里来到京城(途经的梁山水泊,距开封尚有500里路程),四处打点。礼物够分量,也很够诚意。
等到杨志进见时,高太尉狠狠地批他一通,直接在公文上予以否决,并将杨志赶出殿帅府。客观而言,这事高俅做得不过分。
一是杨志的罪过不小。
押送花石纲,是给皇帝办差。黄河上遇风翻船,作为负责人,杨志少了担当意识,没有积极组织抢救,也没及时向领导汇报,而是直接选择跑路,找个地方避难去了。
高俅批到点子上了,“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 干正事不行,躲得倒很专业。
杨志的罪责,大体可参照《元庆条法事类》“烧官粮草罪”。该罪当处以绞刑,沧州草料场被烧,林冲知道必死无疑,才铁心上梁山,杨志发配充军是免不了的。即使按当今《刑法》条款,也铁定是玩忽职守的罪名,可判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二是没拜高俅的码头。
杨志带的礼物不少,但没考虑宋朝的冗官国情。他上下打点,“将出那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把许多东西都使尽了,方才得申文“。但最关键的人物没照顾到,不曾拜高俅大人的码头。
作为卖官鬻爵的专家,高俅大人一贯主张交钱办事的原则。没烧香来办事,鸡蛋里也要挑骨头,何况杨志本就有不小的过错。认真翻看杨志的干部履历,自然挑出刺来,理所当然的“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