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中国故事·变革时代》中提到鲁迅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在五四运动前,他已将近40岁,已抛弃了年少时的理想主义,他最初接受了医学训练,但后来成为一名作家,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秉持对待病人的态度,一个愤世嫉俗、嘲讽却人道并且高尚的外科医生,但他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不会让希望从他身边溜走。"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誓要用文字来唤醒麻木不仁的世人心态。他用客观的笔触,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个受封建社会制度毒害,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惨的人物形象,为的是警醒世人。与此同时,他不仅自己创作,也翻译国外优秀的作品,不过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重在描绘现实,揭露现实社会的腐朽,旨在让世人觉醒。
1935年,鲁迅先生翻译果戈里的《死魂灵》,和鲁迅一贯的风格相似,果戈里的这部作品也是对落后制度的嘲讽与评判,不满足于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希望借助文字来为世人敲响警钟。而"含泪的微笑"就是鲁迅先生在翻译这部作品时的一个评价:"用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历谈一场壮大活动的人生。"虽然最早是鲁迅先生对于果戈里《死魂灵》的评价,可是翻阅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就会发现,"含泪的微笑"这样的评价同样适用于鲁迅先生自己的文章。
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这是鲁迅先生用文字塑造的一个在封建社会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下一个患有被害恐惧症的同时又是思想启蒙者的人物形象。或许读起来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怎么可能担当得起思想启蒙者得角色呢?可在鲁迅先生得笔下,狂人不仅是思想的先行者,可是就当时的社会制度来说,他又是一个叛逆者,他不满于当时社会的黑暗,苦苦与之挣扎反抗,可最后的结局呢?狂人一直认为周围的环境都是在人吃人,他也拒绝医治,把自己关起来,也一直劝说周围的人不要吃人,可是最后狂人突然发现也许自己就曾在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至此,狂人彻底绝望甚至无望,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这就是所谓的想要避免同化而拼命挣扎,可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已经被同化,这不是个人的无奈,而是整个时代的无奈。
1921年,《明天》发表。说起明天,大部分人觉得那是一个希望的代名词,可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失去了孩子的单四嫂子的明天又在哪里呢?她又去哪里寻找她的明天呢?单四嫂子爱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当宝儿生病的时候,她做的是什么呢?她首先去庙里求签,希望求的上天保佑,给孩子带来福报,讽刺的是,这样的愚昧做法不仅没有使得宝儿的病有好转,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越拖越重。不得已的情况下,单四嫂子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可是,她找来却是何小仙,一个打着小仙的称号,并不能治病救人的庸医,一个敢信,一个敢开药方,可以说就是这个药方夺走了宝儿的生命。被单四嫂子视为明天的宝儿去世后,她就只是哭,对何小仙没有丝毫的怀疑,可以说,宝儿的死,作为妈妈的单四嫂子应该有很大一部分责任,换句话说也就是,单四嫂子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却也间接导致了宝儿的死。试想,如果她没有因为求签保佑而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没有对所谓的半仙深信不疑,那么她还会失去宝儿这个她的明天吗?可是现实没有假设,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这不是属于单四嫂子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个时代愚昧无知者的悲哀。
1921年,《阿Q正传》发表。周作人评价说:"《阿Q正传》是一篇讽刺小说。讽刺是理智的文学的一支,是古典的写实作品。他的主旨是"憎",他的精神的是负的。然而这憎并不变成厌世,负的也不尽是破坏。"阿Q是一个农民,但他与其他农民不同的是,他有一套他独创的"精神胜利法",他沉浸其中,自娱自乐,总觉得自己是精神上的强者,可是现实生活中呢,他是这样的,经常挨打,也没有媳妇,流浪街头吃不饱饭,他是最典型的封建社会制度下贫苦农民的形象,可是他不懂抗争,更不懂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是随波逐流,别人让干什么干什么,别人怎么做我怎么做。所谓参加革命,也是模糊而幼稚的,这也为他之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可以说,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个形象,整篇都流露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与无奈,他同情像阿Q这样的千千万万的贫苦农民,却也对他们表现出的随波逐流无奈叹息。这不是属于阿Q一个人的写照,这是当时社会一代人的写照。
1925年,《伤逝》发表。与鲁迅先生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主人公涓生和子君不是深受封建社会制度的压迫,他们一出场就是接受过思想解放的青年男女,他们不满封建大家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追求自由恋爱。正是这样接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当他们跨越种种阻碍由爱情步入婚姻,却也依然逃不过悲剧的结局。当爱情的美好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消耗殆尽,他们的生活也就一地鸡毛了。子君虽然接受了思想解放,可是婚后呢,她依然遵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她心甘情愿洗手做羹汤,没有收入来源,就只能靠丈夫的养活,她不在独立,更多的表现出是丈夫的附属品,性格不再张扬,代替而之的是更多是怯懦,生活磨平了子君的棱角,也使她身上的光芒不再。涓生失业,他不满足于妻子的碌碌无为,认为他应该去寻找更好的前途,他抛弃子君而离去,就这样,子君和涓生从相爱到分道扬镳再到子君抑郁而终,这不就是他们爱情的悲剧吗?他们都是时代的先行者,却也没能逃脱时代,他们早一步想要跳出时代的牢笼,可是最终又不得不回归于时代的藩篱,这就是他们悲剧的根源。
欧·亨利有言道:"人生就是含泪的微笑。"从狂人,单四嫂子阿Q再到子君和涓生,他们的人生,哪一个不是含泪的?他们代表的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用文字塑造出一个个反映社会又抨击社会的人物形象,为的是引起心灵的共鸣,唤醒世人。就像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鲁迅先生始终不忘自己医者治病救人的本分,虽然他选择放下手术刀握起笔杆子,但是这一点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