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国演义》的熏陶,很多时候人们对诸葛亮的认知,是一位用兵的奇才。特别是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三国演义》留下了和诸葛亮有关的“借东风”“草船借箭”的传说。可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却不如《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这般神奇,人们之所以给予诸葛亮这样的假想,其核心缘故不完全在于诸葛亮的智慧。
历史上有一本关于三国时期,特别权威的历史书籍《三国志》,是我国正统历史的前四史之一。在这本书中,有关于诸葛亮的记载。关于诸葛亮其人,他也不是单纯的隐士。在东汉末年,我国依然处在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当时还没有科举制度,当官这种事情,基本就是靠推举的世袭制度。所以诸葛亮也是官宦世家,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诸葛亮的理想,是希望成为管仲、乐毅这种帝王师级别的贤相。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人生目标和他后来的人生,十分的匹配。有如此志向的诸葛亮,很幸运在二十多岁的时候遇到了刘备。两人的结合,成就了后来的三国鼎立,以及蜀汉政权。当时刘备以汉室宗亲自居,在汉献帝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的处境之下,刘备扛起了复兴汉室的大旗。
但是我们这个就可以看出,诸葛亮不是一个军事参谋,他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也并不是行军打仗的规划。后来看《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我们会发现,诸葛亮被划归为管仲和萧何的序列。而管仲和萧何,却不是以军事见长,他们更多的是治理才干。
治理才*特点,在于管理。被后人误解诸葛亮有较强军事才能的细节,还有就是《三国志》中所提到的《八阵图》、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这些词汇,都和军事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八阵图》,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两军对阵,诚然,这个的确是历史上有名的阵法。但是这个只能代表诸葛亮一方面的军事才干,这个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先例,诸如管仲、商鞅、乐毅、吴起这些人,他们也都具备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才华,但是孰轻孰重我们要分清楚。
就诸葛亮而言,他长时间担任蜀汉政权的丞相,这个职位类似比诸葛亮较早时期的东汉末代丞相曹操。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就军事才干而言,在曹操身上的特征不亚于政治。很多人说诸葛亮和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有过对决,其实这个是对历史的误读。
的确诸葛亮参与了赤壁之战的相关工作,但是诸葛亮的主要工作是外交而不是军事统帅。历史上记载,诸葛亮说服的人是孙权,也不是《三国演义》中记载的舌战群儒。由此诸葛亮的特征我们也可见一斑,作为东汉末年,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人物,诸葛亮还是有其鲜明的身份特征。诸葛亮之所以选择扶持刘备,是因为刘备的皇室宗亲身份。我们要知道刘备属于蜀汉,但是在此之前,汉朝已经历经了东汉和西汉两个阶段。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便是以汉朝宗室的身份一路披荆斩棘,成就了帝王霸业。诸葛亮投奔刘备,他自然也是想借此匡扶汉室,以继承大统。这个是诸葛亮的理想,有政治理想和抱负的人,通常也不是一个好的军事统帅。我们看历史上那些杰出的军事将领们,他们只是一个职业的军人,并且把行军打仗,看作是事业的终极追求。
但是诸葛亮的行军打仗,他身份则有两重性。一方面他要从政治角度出发,七次北伐,诸葛亮是为了彰显蜀汉政权的正统性,而至于战争究竟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其实诸葛亮自己心里还是非常明白的,就比如说多次的北伐,早就暴露了粮草供应的问题,就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在基础条件上,有准备不充分的问题。所有诸葛亮北伐,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正确,而非军事上的必须。
在汉朝建立之初,就有过从蜀汉地区进军关中的经典战役,那便是兵仙之称的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但是到了三国时期,这个故事早已经耳熟能详,所以北伐,已经变成几乎没有地理优势的可能。此时的诸葛亮,只是带着他的理想主义,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另外我们看诸葛亮的性格,他也很难是一个军事奇才。诸葛亮这个人性格太细,以至于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所以后人给了诸葛亮一个发明家的称号,比如诸葛连弩等装备,都是诸葛亮亲自发明的武器。这样的特点造成了诸葛亮一人独大,但是他的手下却人才匮乏,问题就在于诸葛亮本人管理的事情太多,最终造成了很多其他的人才,被自然的排挤,诸葛亮如此的特征,就使得诸葛亮在统军打仗时,想得太细。而军事战争,往往是随着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统帅的亲力亲为,这战争的效果的确有待商榷。
从几个方面来看,诸葛亮的形象主要还是因为《三国演义》被误导。使得大家认为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奇才,但是实质上诸葛亮的军事才干,大概也就是和张良的段位比较匹配,他们都是战略大师,而不是战术大师。诸葛亮的军事战绩,大概被记载的也很像张良的表现。虽然《隆中对》诸葛亮能够三分天下,但是最后在实施北上的战略时,战术运用不得当,也是造成没有成功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