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丘故人原文,西陵夜居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7 21:11:41

注释:

1. 吴蚕:吴地的蚕。李群玉《洞庭入澧江寄巴丘故人》:“吴蚕初弄丝……日夜寄相思”。

2. 罨:本意是覆盖,此处可理解为信封。

3. 南楼: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南楼喻指歌舞咏谑,娱乐游玩之地。薄幸人:负心人。

赏析:

“枝上浑无一点春,半随流水半随尘”。首联先从春写起,春色向晚,不知不觉就到了春夏交替的季节,春花落尽,春意无痕,一半随着流水汇入时空,一半化为尘土归于大地。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挽留,春天即是大自然节气的春天,也是朱淑真生命的春天,花季的年龄,敏锐地捕捉到了春花开了又谢,时光走了却不会再来,她看到落花,自然想到这些花也曾经怒放过,然而,怒放之后零落成泥,融入大地,踪影皆无。作者联想到自己一去不来的青春,难免伤怀。

巴丘故人原文,西陵夜居原文(5)

“柔桑欲椹吴蚕老,稚笋成竿彩凤驯”。从春入夏之后,柔嫩的桑叶结出了桑葚,桑叶变老,最先感知夏天的恐怕就是“春蚕”,因为经过春天不停地啃食桑叶,入夏之后,春蚕变老,也不用吃老桑叶,因为它们要吐丝成茧,完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使命。

春天鲜嫩的竹笋现在变成杆杆翠竹,吸引了成双成对的彩凤,在枝上自在栖息。庄子《惠子相梁》中这样记载凤凰:“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其中的“练实”就是竹子的果实,“鹓鶵”就是凤凰一类的鸟。

李群玉在《洞庭入澧江寄巴丘故人》中说:“吴蚕初弄丝……日夜寄相思”,所谓蚕“丝”就是相思。春蚕变老,嫩笋成竹,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完成了自身的成长和蜕变,所谓不负此生,不负时光。

巴丘故人原文,西陵夜居原文(6)

诗人身为吴地的江南女子,透过春蚕和竹笋,感悟到了自然界客观景象应时而变,伤春之感被层层渲染,相思之情沉在心底徘徊不散。这一句中的“老”字,透出诗人的无限哀婉伤感。

“荷嫩爱风欹盖翠,榴花宜日皱裙新”。鲜嫩的荷叶一片一片浮出水面,在夏风中摇曳生姿,很快就呈现出“一一风荷举”的景象,荷叶大如伞盖,翠绿可人。石榴花适时开放,榴花照眼,换上刚做好的有皱褶的新裙子,试一试夏装是否合身。

陆游在《立夏》中说:“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入夏就穿上夏装,用这个特别有仪式感的行动来告别春天。作者换上夏裙,伤春的情绪似乎有所缓解,春花谢了,但是夏花就要开了。

巴丘故人原文,西陵夜居原文(7)

苏轼在《阮郎归·初夏》中说:“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夏花开起来虽然不像春花那样绚烂,但是,微微细雨,凉爽夏风,小荷才露尖尖角,榴花红似火,似乎激发起作者对生命更多的热爱。

“待封一罨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诗人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相思之情化为笔下的文字,和着眼泪一同封存,想寄给南楼的负心人。

诗人换上夏裙,本以为能了结一段伤心往事,但是心不由己,那个人,那段情在脑海中记忆犹新,每每想起,总会落泪。所以还是打算给他写一封情意绵绵的信,把自己的缱绻缠绵和盘托出。

巴丘故人原文,西陵夜居原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