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文学宝库中的历代诗歌闪耀着奇光异彩,既有山水田园诗、赠答唱合诗,又有咏怀诗、边塞诗等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令人感悟深刻,收获满满。
从先秦至近代,曾经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边塞诗人,他们的诗歌情调高昂、催人奋进,展现出一幅幅壮丽的边塞风光,以及气势雄壮的行军、争战等生动场面,更表现了一种驰骋沙场、抗敌御侮的爱国情怀。下面分享两首慷慨激昂的七律,气势恢宏,展现出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
赠边将
唐代 • 章碣
千千铁骑拥尘红,去去平吞万里空。
宛转龙蟠金剑雪,连钱豹躩绣旗风。
行收部落归天阙,旋进封疆入帝聪。
只有河源与辽海,如今全属指麾中。
章碣,字丽山,睦州桐庐人。他的父亲章孝标也是一位才气过人的诗人。章碣在咸通末年已颇有诗名,乾符年间进士及第。他为人自负,不愿随波逐流,晚年流落江湖,不知所终。这首诗场面壮观,气势磅礴,不愧为唐代边塞诗的佳篇。
注释:去去,本指越走越远,此处形容遥远。连钱豹,身上带有圆形钱状斑纹的豹子。躩(jué),跳跃的意思。天阙,古代指帝京,这里指朝廷。河源,辽海,都是古郡名,在今青海境内。
诗的大意是:万千铁骑在辽阔的边塞中疾速驰骋,扬起尘沙,气吞万里。金剑在太阳下寒光四射,剑身上宛如盘伏着一条白龙。随风飘动的彩旗,就像不停跳跃的连钱豹。
这位边将在征战的过程中,经常为朝廷收归一些四处流浪的部落。他随后还在英明帝王的带领下开疆拓土,展现出非凡的才干。除了河源与辽海等区域,其他的边塞要地全都归属他发令和调遣。
“千千、去去”,这两个叠音词,分别表示数量众多、地域广阔;“平吞万里空”则令人想到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读之让人感到热血沸腾。“龙蟠、豹躩”比喻贴切,形容剑光闪闪、彩旗飘飘,极富动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位边关将领威风八面,他不仅让很多异族百姓们在大唐皇帝面前俯首称臣,而且还为大唐王朝开拓疆域。“行收、旋进”,展现出一种架海擎天的超凡本领。“如今全属指麾中”,最后一句更是刻画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势。全诗恢宏豪迈,体现了一种自我张扬的个性,漾溢着乐观昂扬的激情,更传达出未来必胜的信心。
边将
唐代 • 秦韬玉
剑光如电马如风,百捷长轻是掌中。
无定河边蕃将死,受降城外虏尘空。
旗缝雁翅和竿袅,箭撚雕翎逐隼雄。
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谁为勒殊功。
秦韬玉,字中明,出生于尚武世家,他的父亲曾为军中将领。他少年即有才思,喜文能诗,曾有诗句“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为人叹赏。秦才子每有诗成,人必争索传诵。这首诗比喻形象,刻画细腻,展现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注释:长轻,指不费气力。无定河,在今陕西北部。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境内。竿袅,摇动的竹竿,这里指旗竿。撚,安装。隼雄,借指凶恶的敌人。燕山,即燕然山,今蒙古的杭爱山。
诗的大意是:边将骑着飞驰的骏马、佩带着锋利的宝剑,他曾多次轻松地战胜敌人,常常毫不费劲,而又很有把握。无定河边的敌将,被他*死了;受降城外的敌人,也都被他消灭了。
缝缀着雁翅的旗子,装连在旗竿上;将军还用安有彩色鸟羽的弓箭,射逐凶恶的敌军。他自已还曾指着燕山的最高处,心里却在默言,不知谁能在那里镌刻上特殊的功勋?
“剑光如电马如风”,开篇的这两个比喻,立刻就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诗人又以“无定河边蕃将死,受降城外虏尘空”,进一步阐述这位边关将领“百捷长轻”,打胜仗宛如家常便饭。
“旗缝雁翅、箭撚雕翎”,刻画生动,如果没有边关生活经历,不经过仔细观察,难以写出如此出彩的诗句。结尾的“自指、勒功”,更显出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秦韬玉的诗以七律见长,比如《贫女诗》、《织锦妇》、《贵公子行》等代表作,都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首诗鲜为人知,却技巧娴熟,极富气势,表达出诗人对边塞将士们效死疆场、保家卫国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