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名言名句谚语,长城的名言名句描写长城的名言名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8 09:17:52


有关长城的名言,莫过于“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震古烁今的豪言壮语。因这句名言而慕名登临长城的人难以胜数。

我在读几部有关长城的著作,对其中的叙述、描写和议论,感慨良多,看着,想着,突然就冒出这样一句“不近长城,莫论长城”。细细想来,觉得不无道理。

我可以举例说明,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会长董耀会在《长城的崛起》雁门关一节中写到“第一次来到雁门关是当年和同伴徒步考察长城的时候,正是隆冬季节,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掠过关城残破的城墙。此后,我的脚步曾无数次停留雁门雄关漫道,寻觅远逝的沧桑岁月,谛听这座千年古老关城的宁静和喧闹。”

“登上雁门城头,瞭望这里的无限江山,山脊上的明长城,其势如巨龙腾翔于山间。雁门关东边连接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西去紧依宁武关、偏头关,直至黄河岸边。关有东西二门,都是以巨砖叠砌,遥想昔日过雁穿云,横淌秋韵,雄关气度轩昂。古老的雁门关,静静的孤独伫立在这里,独自守望千年岁月,迎接着熙熙攘攘的游人。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秋季,站在雁门关抬头仰望蓝天白云,可以欣赏到雁阵过关奇景,缅怀古人的悲壮和豪情。”

关于榆林关有几段这样写到,“没到过榆林的人,都会以为陕北榆林会有很多窑洞,但其实这里古朴的大街小巷,更像典型的北京周边的古城。还有很多精致的四合院,布局和样式都与北京的四合院非常相像。古城内的街道纵横有序,很有韵味。先有大街后有二街,大街上为六楼骑街,二街上则平展坦荡。两条南北大街,再以东西分割,然后各有上、中、下三条巷子同时分出,三三见九,小巷约在九十条以上。登上城外的驼山之顶俯瞰全城,城内棋盘状的巷陌经纬交织,首尾相衔,风格独特。”

“镇北台坐落在红石峡的东侧,距榆林城3公里,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镇北台建在红山制高点,形制呈正方梯形,共4层,高30余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为明长城沿线现存体积最大的单体建筑。镇北台的建筑结构为外砌砖石,内夯黄土,外形方正,整齐雄伟,四层叠加而起,并逐层递减。各层均用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用砖砌有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的垛口内四周相通。东墙南侧开设城门,东南角内侧铺设了马道,可通达墙顶。南墙中部开设有券门,券门横额石刻‘向明’二字,为时任延绥巡抚都御史的涂宗浚所书。登上镇北台的台顶,极目远眺,四周景物一览无余。茫茫的荒原上防护林带格外显眼,榆林城旧貌换新颜。在无边无际的黄沙地中,有忽隐忽现的古老长城,似断似连的墙体、墩台、烽火台,沉睡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再远处是苍茫大漠,望过去使人浮想联翩。”

长城的名言名句谚语,长城的名言名句描写长城的名言名句(1)

长城的名言名句谚语,长城的名言名句描写长城的名言名句(2)

又如在《明长城通览》(李少文、梁嵘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董耀会作序)一书里,李少白作的序二里写到“我们兄弟俩虽然都拍摄长城,但所拍摄的内容和方法很不相同。我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发现万里长城所蕴藏的诗意、美感,偏重于光影、色彩、明暗在这道伟大的墙上的雕刻、装饰、渲染。李少文则是用镜头考察长城、探究长城。他拍的长城照片是引导观者去看长城的历史、地理及长城的居民和文化……。在李少文的镜头中,长城是一道浸透着岁月尘埃和人文色彩的伟大的墙。他的长城照片不乏人影,即使没有人,也有人的痕迹、农田、村舍、道路、水井、仓库、学校、鸡犬、牛羊……都会让你联想起那条先人用血汗筑成的长城。李少文所拍摄的人文长城,常常貌不惊人,却很有魅力,很有韵味,很有嚼头,让你看完以后,还想再看,不仅看,还要问,问完以后,就想去。每次我翻看他的《图文长城》中的照片和文字,都会引发我再次出门去爬长城、拍长城的*。”

该书泛论部分有一段“穿行在西部甘肃戈壁荒滩的许多边墙由砾石掺土夯成,实在无土筑墙时则干脆挖沟掘壕,打造一条地下的倒立长城,但这不是一条单纯的大沙沟,壕沟旁设有间距不等的高台墩和驿路。途经甘肃西端的沙漠绿洲时,人们还创造了以芦苇和沙砾分层叠压筑墙(汉长城)的办法。甘肃长城一般沿驿路外侧延伸,台墩间距很远。笔者猜测戈壁长城主要起标识边界、报警与阻吓作用,保护驿路上的商旅免遭小股盗匪的抢劫。”

书中有不少照片,体现了一位专业摄影家的长城情怀。其中有一幅是天镇长城的照片,令我由衷感念作者对天镇长城的关注。

长城的名言名句谚语,长城的名言名句描写长城的名言名句(3)

还有一些实景拍摄的照片,那种真实感,让你不得不亲近长城。这些文字,没有堆砌华词丽句,没有哗众取宠的张扬显摆,有的是长城人视野下对长城的认识,有的是朴实、地道的对长城的诚挚的感情,有的是长城人情怀里对长城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董耀会先生是中国本土走长城的第一人,对于这样坚定执念于一事的人,我永怀一种敬仰和景仰之情。徒步走长城,这可不是简单地从这头走到那头,长城全长也就是两万多公里,红军长征那么艰难,长征也只走了两年多。走长城远不是这么个概念,抛开家里的妻儿老小,放下养家糊口的职业,风餐露宿,冷热雨雪,爬山过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坚持走到头?一路还要考察、考证、拍照、走访,查阅资料,披文展卷,笔记书写,这跟唐僧取经没有任何区别,是一个人的长征,一个人的修行问道之旅。

对于董会长写的书,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有一种不加考虑的信赖。即使董会长只是为一本书作了序,我也想尽快捧读。去年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的成立大会上,我全过程聆听了董会长的讲话。

董会长还参加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等不同规格的长城论坛和文旅活动,也多次接受袁建琴会长邀请亲临天镇,亲临大同。我也关注到董会长前年在嘉峪关论坛的活动,去年在雁门关论坛的活动。在网上我也拜读了多篇董会长有关长城的文稿。

如发表在中国网上的《文旅融合视角下的长城文化》一文,董会长从“为什么要强调文旅融合的视角”“怎么理解对长城文化的阐释与展示”指出长城文旅的意义,又从“旅游目的地介绍出版物也是阐释”“长城博物馆的阐释与展示”“景区的解说系统与展示”“长城重要节点的复建也是阐释与展示”等四个方面详述了阐释与展示的方式。

又如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了《长城的历史价值与新时代意义》讲座,“从生存、秩序和传承发展的角度,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旁征博引,联系古今,内容翔实,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就自己想深入探讨的问题向董老师提问。董老师的耐心解答和对青年人的期许令同学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增加了热爱长城、守护长城的强烈愿望。”(摘引自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网页)

在忻州市雁门关长城论坛上,董耀会讲了自己对于长城的理解:“长城各景区每天接待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除了登上长城,我们为什么不能理性而创新地去开拓更多让海内外游客认识和接触到长城的机会呢?”“不是只有高高地供起来才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直接和间接的接触及对长城历史文化的理解,也是保护长城的一条途径。要深入挖掘长城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因势利导,宣传它,保护它,让更多人走进宣传和保护长城的行列。同时也希望更多长城学者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做好长城安全保证的前提下,借由高质量的国际平台和品牌效应,促进长城与更多普通人的融合,借助各方优势,从不同维度介绍长城历史文化和保护利用,这不失为弘扬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创新。”在“走进雁门关”仪式上,董会长提出要理解长城文化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发人深省。他表示,“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长城在不同阶段的作用,要把长城保护做真,把长城旅游做实,把长城故事讲好。”

不论从他的事迹里,还是他的著作中,亦或他的讲述,都告诉我们:走近长城,了解长城,触摸长城,感受长城,亲近长城,把长城当作祖国母亲的身体的一部分,当作祖国大地上比山河更有深远文化意义的雕像,才可以成为长城人,才有资格去谈论长城,讲述长城!

只有成为真正的长城人,才会感受到长城的温度,才会真切地关注、关心、关切、关爱长城,才会把长城文化开拓研究、长城文化旅游当做自己的事业。

长城的名言名句谚语,长城的名言名句描写长城的名言名句(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