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是什么时候衰落的?“东北”是什么时候隐晦地具有了“弱省”的含义?
大约在本世纪初,雪村的歌红遍网络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这个想法。
那时候就觉得东北人耿直,豪气,经济上的弱势还没成为东北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这首歌怎么火起来的,挺奇怪。歌很短,总共只有一分钟左右。我把这首歌的歌词复制粘贴到下面,看看能不能唤醒大家的记忆:
老张开车去东北 撞了
肇事司机耍流氓 跑了
多亏一个东北人
送到医院缝五针 好了
老张请他吃顿饭
喝得少了他不干
他说
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俺们那嘎盛产高丽参
俺们那嘎猪肉炖粉条
俺们那嘎都是活雷锋
俺们那嘎没有这种人
撞了车哪能不救人
俺们那嘎山上有针蘑
那个人他不是东北人
翠花 上酸菜
可能是因为调子比较简单,朗朗上口,这歌词虽然有点过于直白,但胜在足够接地气,比较招东北人喜欢。在东北人里流行起来以后,再加上动画视频的助力(当时Flash还是个新奇玩意),就逐渐扩散成一个全国现象。
那时候雪村的歌挺流行。除了《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他还有一首著名歌曲《抓贼》。宿舍里有个男生特别喜欢这首歌(他的音乐品味有些独特),天天都在喊“抓贼!抓贼!偷井盖的贼啊,多少人因为他们成了残废!”直到现在,这魔音还能回响在我耳边。
不知道有没有谁像我一样,看到慕容雪村这个名字,就总以为是雪村的大名。
慕容雪村和雪村一样都是东北人,年纪比雪村小五岁。当时我没注意,光看到雪村两个字——他俩是前后脚火起来的——给人的感觉就是雪村是慕容雪村的昵称或者缩写,以为他趁热打铁,从音乐界转战文学界,开始出书了。
从《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到《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标题字数差不多,都和某个地域有关,我觉得把慕容雪村误认为是雪村,简直是天经地义。
有多少人读过这本《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感觉如何?现在还有印象,还能记得起主要情节吗?
后来,我这要命的联想力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那次是听赵雷的歌《成都》。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到《成都》,我总隐隐觉得二者之间有那么一丁点联系,都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都是感情上的缠绵。
我第一次到成都,看到成都打出来的口号:“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总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这是要表达个什么,成都的特点是什么根本没表达出来嘛。这和维维豆奶的广告“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的性质差不多——为什么来了就不想走?为什么欢乐开怀?解释不通嘛,唯一的好处就是,这广告、口号挺积极的,响亮,给人的印象相当深刻。
反正后来看得多了,也就顺眼了。
一提到有关成都的当代文艺作品,在赵雷之前,我的第一反应是《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在赵雷之后,就是这首软绵绵又有点凄清的《成都》。
相应地,我的思维有时候大约是“可逆”的,当我听到《成都》,想起的是《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想起慕容雪村,又想起雪村,想起2002年时宿舍里有人喊“抓贼!抓贼!偷井盖的贼啊,多少人因为他们成了残废!”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