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好家长会,对宣传学校办学思想、打造家校育人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创新形式,让家长会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使之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
以下内容供校长们参考。
什么样的家长会最高效
潘南
家长会是连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一次高效能的家长会,会构建一种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期待的新型交流平台,真正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
调研预判,规划先行。聚焦问题的家长会才可以解决家校携手过程中的具体难题,只有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才能提高家长会的目的性、实用性。在召开前,通过向家委会征集意见,向全班家长推送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目前最真实的需求,摸清家长们想要了解的要点。问卷调查根据当次家长会的目的设置相对应主题,如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等。一会一策,有效解决一个痛点问题。
齐头并进,共同探究。家长会的开展需要班级全体教师的提前探究,共识共行。班级全体教师需充分认识自己在家长会中扮演的角色,群策群力。主题明确后,教师可利用周末进行线上沟通,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出谋划策,撰写会议方案,合理分工安排。撰写的家长会方案不能泛泛而谈,各个环节要做到精益求精,时间选择要合理、主题设置要亮眼、内容准备要精确、地点安排要细致、责任人分配要到位。从这些方面进行规划,才能让会议更好地推进。
关注细节,提升品质。家长会的仪式感是提升会议品质的关键因素。细节决定成败,可以用温馨的细节能打动家长,让家长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用心用情。制作精美的邀请函,提前发布温馨的通知,让家长会显得更有仪式感。指引牌、座位的安排、学生自主制作的姓名卡,让会议更有序;签到台上可爱的小绿植、学生座位上“爱的便笺”,让会场的氛围更温馨。同时要借助每个班级的家长志愿者参与,提升家长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热情。
主题培训,引领成长。根据家长会主题安排,学校可将传统的家长会“一言堂”变为“多言堂”。利用专家进行专业化引路,根据家长的主题需求,聚焦主题,作专业化主题讲座,让家长在正面和反面经典案例中获取教育新理念、新方法,这样的家长会对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主题家长会需要开成家庭教育培训会,在家长会中培训家长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如何做学校、教师的协同育人的同行者。同时,我们还需要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在主题讲座后,可以开展家长沙龙。家长们可畅所欲言,从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入手,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展现其对于育人问题的积极思考。
总结复盘,优化提升。家长会后,还需要复盘跟进,学校可设置复盘跟进工具单,家长们借助工具单梳理自己的收获、思考以及需求。从工具单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关注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达成更多的共识。同时,进一步优化召开家长会的策略和方法。(作者系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校长)
请学生为家长会“导航”
关超 邹琴
家长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契机,邀请学生参与到家长会活动中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行动自治”的能力,也可以让家长切实感受到孩子们因自主管理所发生的变化,增强对学校办学理念的理解和对学校办学工作的支持。
组建家长会学生志愿者团队。在家长会前,年级组可以从各个班级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学生代表,组成家长会学生志愿者团队。这些学生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多彩生活。比如,在家长会当天,各班学生志愿者可向家长们介绍他们在学校参加的各种活动,帮助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在校表现。由学生“代言”,家长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学校的工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引导学生制作家长会邀请函。“行动自治”是全员参与的自治。除了学生志愿者参与家长会,班里每个孩子也都可以通过制作邀请函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家长会中。一张张生动精美的邀请函,就像一艘艘满载着温情的航船,为即将到来的家长会引航,能唤醒家长们对家长会的期待和对学校工作的热情。有了它们,家长会的成功就有了保障,就像给这场盛会注入了活力剂,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
鼓励学生准备家长会小礼物。小礼物可形式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向爸爸妈妈表达爱。学生可以为家长颁发特殊的奖项,以表彰他们在家庭教育和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如“五星妈妈奖”“最佳陪伴奖”“幽默爸爸奖”等,这些奖项虽然没有华丽的奖杯和证书,但孩子们用心雕刻的奖杯和亲自撰写的证书,可让家长们感受到了无上的荣誉。学生们还可精心绘制家长画像,用画笔捕捉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最美的瞬间,将这份美好的回忆定格在画纸上。孩子们还可亲自写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孩子们的“行动自治”,可以让家长们深感学校的用心和孩子的成长,从而增强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家长和教师也会进一步认识到孩子们自主发展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助力,见证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信、有担当的新一代。(作者关超系明远未来教育研究院秘书长,邹琴系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校副校长)
双向奔赴助力学生成长
程秀华
学校单向输入的“一言堂”式的家长会,是无法触动家长思想情感的,久而久之,家长会便成了家长的负担,索然无味,严重制约了学校与家长的有效合作,导致家校更是难以形成育人合力。学校可深掘家长会潜在的价值,让“会”的味道淡下来,让对话交流的氛围浓起来,激发双向奔赴助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力。
问计所需备目标。家长会无论是班级的、年段的,还是全校的,组织者一定要先确立好会议目标。目标要从问计教师、问计家长、问计学生等多个维度进行不同形式调查研究来确定。例如,我校通过向全体家长发放问卷方式了解所惑所需,统计中发现有80%的家长很想深入走进学校,全面了解任课教师和孩子成长情况,这便是学校召开家长会目标拟定的逻辑起点。通过本次家长会,让家长实实在在地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培养,看到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从而理解支持学校和教师工作。
基于目标备内容。紧紧围绕家长会目标,要选择明确、具体、丰富的内容资源,让确定的内容素材体现“四性”,即主题性、系统性、系列性、针对性;彰显“四有”,即有看头、有听头、有想头、有做头。以上述确定的目标为例,在其驱动下,拟定出家长会主题,并确立4个板块的活动内容:一是走进校园听纯美少年说文化,二是走进社团看学生们个性特长表演,三是走进班级看孩子们“基础 创新”系列作业成果展示,四是走进家校大讲堂点评交流听看后的所思所想。
指向效果备实施。采取什么方式落实内容、达成目标,这是家长会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家长会的主体是家长和学生,不能让主体处在被动听讲的状态,这是效果最低的做法,所以学校对家长会进行了改革创新,要根据不同目标、不同内容、不同年级、不同孩子、不同问题探索总结出了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如成长展示型,让学生做主角,会前教师进行指导,会上全员全方位亮相,这一类型就是鉴于前面目标内容学校选择的家长会方式,极大吸引了家长的眼球;专家解惑型,把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遇到的问题提前提供给聘请的专家,请专家会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答疑;亲子互动型,把“爸妈,我想对您说”及“孩子,我想对你说”话题布置给家长和学生写成书信,召开倾情交流会。还可以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我校特色亲子操《鼓荡中华魂》就是家校合力的作品,家长敲鼓,孩子表演,震撼全场,学校社会影响力也由此得以提升。(作者系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党支部*、校长)
教师教学述评为家长会增活力
周尔娟 左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基于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开展家长会的创新性探索,从而落实全面育人要求。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学业发展情况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基于此,我们召开了“一对一”述评家长会。“一对一”述评家长会是由教师在每个学生全学科、全素养的过程性评价记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述评的方式,于学期中期、末期或学生有需求的任何阶段,由班主任教师向家长“一对一”进行学生综合素养达成情况反馈的述评制度。
这种“一对一”述评方式,能让家长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一对一”述评家长会的评价工具来源于孩子的过程性评价表,教师根据孩子阶段的课堂表现、社交发展能力、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及知识掌握程度等,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分别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成长进度,并提出具体优化方案。
基于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要求,我们还召开了创新型的“圆桌论坛”家长会,教师从“一言堂”“唱主角”转变成家长会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家长从“被动倾听者”转变成了家长会的主角,深入参与到家长会的互动活动中,让家长真正成为共育者。
“圆桌论坛”家长会常在破冰游戏中展开,核心环节是围绕主题及细化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家长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由讨论,分享自身在家庭教育道路上的经验及困惑,组内安排记录员,以小组海报的形式展示家长观点。最后推选各组家长代表发言,班主任做最后的总结、提升,并给予策略及教育路径的指引。
同时,教学述评方式也在实践中更加多元化,形成了“教师评语”“学生自评”“学年(期)综合素质报告”等多种形式。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也可以直接面向学生,使学生本人能够定期从教师那里获取其品质、学业等维度的全面评估情况,促进学生客观、准确、深入地了解自我,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改进策略,提高品质,实现自我发展。(作者周尔娟系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学生成长中心主任,左鹏系该校执行校长)
把家长会升格为“家长节”
陈松信
家长会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常规的“学校说,家长听”家长会套路,已经让家长习以为常。为了创新家长会形式,自2018年以来,我校将每年11月份确定为“家长节”,这构建起了一个多元、立体、灵动的家长会平台,最大限度激发家长探讨教育、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热情。
“学校和家长说”,让学校教育看得见。一方面,学校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观课,了解孩子课堂学习状态,以及教师授课和作业布置等情况;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大课间”和“课间10分钟”孩子们的动态。在2023年的“家长节”活动中,学校还邀请家长参观学校少年宫和课后延时服务活动情况,通过开放校园和课堂,让“学校和家长说”,家长亲身体验课堂教学生态,感受学校管理和教育氛围,增强家长的信任度,从而拉近家长与学校的距离。
“教师和家长说”,让家校沟通有载体。在2023年的“家长节”活动中,身为校长,笔者围绕“阅读推动活动”等几项主要工作,和家长进行简单交流,确保家校行动的一致性。紧接着各班级结合班级实际,通报开学以来孩子们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以及下阶段工作安排。在家长会上,许多班级还结合实际开展“作业展评”“作品展示”“孩子给家长一封信”等个性化活动内容。通过“教师和家长说”,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和班级工作动态,与学校和班级的脉搏一起律动。
“专家与家长说”,让家教经验有引领。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主阵地作用,每年适时邀请专家到校作“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专题讲座。2023年“家长节”期间,学校邀请了部分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专家与家长说”,让家长少走一些弯路,明白如何更好地“言教”与“身教”,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智慧的家长。
“家长与家长说”,让经验分享有平台。家长会上有个“家长论坛”栏目,班级结合实际,邀请在学生的习惯养成、阅读推进、家校配合等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些家长,在家长会上进行经验分享。通过“家长与家长说”,成功的教育案例交流,让家长在日常教育与引导孩子问题上寻找差距和共识,在班级家长中建立起良好的育人氛围,引领家长重视并做好家庭教育。学校通过制定优秀家长标准,在“家长节”活动中评选和表彰最美家长,通过榜样引领家长,让家长学有目标、行有楷模、赶有方向,从而与学校相向而行、步调一致。
“家长和学校说”,让申诉建议有渠道。家长会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家长填写对学校及班级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家长节”中也有一个重要议程就是召开年度家委会会议,通过座谈交流,倾听家委心声,了解家委对学校办学的建议与意见。通过“家长(家委)和学校说”,让申诉建议有渠道,体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凸显家长在学校办学中的重要作用。(作者系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校长)
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陈伟忠
当前的家校沟通在增进对孩子了解、探寻教育之策之外,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即改变家长自己。通过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加强言行示范,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尤为重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家长的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学校借助家长会这一形式,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从而真正促进家校共育。
学校面向年级家长征集家庭教育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从每个年级中梳理出家长最关注也是最关键的6至8个问题。围绕家长普遍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由年级组项目负责人牵头,在全国范围内搜寻相关专题的专家课件、视频,为专题研讨提供理论支持。班主任在各班物色一名专题方面表现突出的孩子,结合其家长的理念和做法,组建成一个家教专题小组。目的在于让家长们群策群力,提供好的理念和充分、翔实、生动的家教案例。
在专题小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推选其中一名家长代表担任授课教师。主讲者结合专家资源、家长案例资源自主备课,其他家长提出意见建议,避免出现教学上的“两张皮”现象。通过家长集体备课和授课,容易让其他家长内心产生共鸣,形成同频共振。
同时,我们改变以往只邀请一位家长来校参会的惯例,邀请一位家长现场参会,动员其他家长(含祖辈)通过线上直播同步收看。不仅解决了家长会后回家传达过程中的“信息折扣”问题,还能最大范围地让家庭教育成员收看后自发开展研讨,达成家教共识。
家长会结束才是家庭教育的真正开始。学校倡议真实践、真探讨,要求全体德育导师会后密切关注孩子身上发生的改变,认真征集家教案例,定期利用官方微信进行专题推送。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推广家长们先行先试中的好经验;另一方面让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家长在优秀家长的“敲边鼓”中慢慢觉醒,意识到自身改变给孩子带来的重要影响,真正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到自我修炼上来。(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党总支*)
本文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4年01月24日第3版
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