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描写200字,描写人物性格的片段200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0 01:36:51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1.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完成写作实践,在练习中提升写出人物精神的能力。

◆活动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写人要抓住特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有哪些?

◆活动二:写法指导

1.回顾课文,了解方法

(1)回顾本单元四篇课文,看看作者分别展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2)在这几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

2.梳理总结,掌握方法

如何才能在写作中更好地去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举例一: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夏尔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设问:巴尔扎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守财奴”形象?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人物的思想品格。

举例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设问:时隔多年,作者对小学老师仍历历在目,老师的什么特征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举例2:《回忆鲁迅先生》开头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侧面描写、对比、衬托等都可以。

举例1: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

设问:鲁肃为什么吃惊的说?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吕蒙进步之大,而是通过鲁肃的语言表现出来?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

举例2: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设问:在《邓稼先》这篇课文中,作者问什么要提到奥本海默?有什么用意?采用了什么手法?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当邓稼先二次做直肠癌切除手术期间,他还在写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时,他的知己、好友杨振宁又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当闻一多在情况紧急的关头,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并最终以宝贵的生命,为革命献出热血的时候,臧克家又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写法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写作实践

1.写作实践一

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1)引导:动笔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想要写好这个片段作文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现场写作并点评。

①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现场写作作文片段。

②每个同学小组内展示习作,并按以下四条要求评出写得好的片段作文。

(3)例文点评。

我的好朋友

你和善的眼神、轻柔的嗓音和真诚的心总是给人一种温暖和舒畅的感觉,你是难得一见的忠厚老实人。和你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和你交流,顺着那温和的目光我总能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注视。①你的目光闪动着清澈,闪动着明媚,闪动着纯净,如同一湾清泉流转。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份神往、那份痴狂,即使是邪恶的污浊,也能被你温暖的眼神融化;即使是欺骗和虚假,也能被你深刻的目光击碎;即使是冷若冰霜的性情,也能被你的善良和仁爱感动!②你就是这么一个老实善良的女子,悄然地坐在我的身边。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作实践二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每次与人争论总会给我们带来独特的感受。你能给老师和同学们讲讲使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争论的经历或见闻吗?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

(1)引导:如果以《争论》为题,该如何写作?

(2)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交流讨论,然后根据老师的总结设计出思维导图。

(3)课后结合思维导图,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500字。

3.写作实践三

生活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惋惜……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1)集中讨论,写作该文题时在写作的对象、文章的立意、材料的选择、写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2)师生一起结合交流的内容,从作文的审题、文章的选材、写作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画出思维导图。

(3)结合思维导图,课后完成这篇习作。

◆活动四:习作点评

1.例文点评

例文一

点评

争 论

今天,我和妈妈在饭桌上的争论实在是太有趣了,请听我慢慢道来。

晚上,我和妈妈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我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正当我说到“偌大”这个词时,妈妈突然打断了我,说道:“什么‘ruò大’,明明就是‘nuò大’。”我愣了一下,“怎么会是‘nuò大’,不是‘ruò大’吗?”我满怀信心地争辩道。“怎么可能嘛,明明就是‘nuò大’!”听到我的争辩,妈妈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看到妈妈无比坚定的样子,我的心不禁微微一颤,有点惶恐不安。我可不想再在字音上败给妈妈。当初,我把“请勿打扰”读成“请勿打优”,被妈妈狠狠地嘲笑了一番。过后,我很不甘心,试图让妈妈也出一回丑,可始终没有成功。今天机会是来了,可妈妈那样子,使我想打退堂鼓,万一我又错了怎么办?

“不可能,我明明记得是 ‘ruò大’的。”我心虚而小声地说道。“是‘nuò大’。”妈妈那坚定的语气吓得我直冒冷汗。

“查字典!”一遍一遍没有结果的争论后,我想出了这个“绝妙”的主意。正当我准备跨出走向书房的第一步时,我的脚却又条件反射般地收了回来。要是真是我错了呢?我再也不想经历上次的遭遇了,正在这时,背后响起了妈妈“冷嘲热讽”的声音:“看来你这次又输了,又认半边字嘛 。”哎呀,老妈,你早不说,晚不说,非要在我心里矛盾的时候说吗?老妈,今天我们就“血战到底”吧!

我来到书房,找到了字典,既想快点知晓答案,和妈妈比个胜负,又想慢点儿,万一又错了怎么办。我紧张地翻开字典,找到了“偌”字的读音。天呐,我是对的,我太开心了!

我捧着字典,连蹦带跳地来到妈妈面前,欣喜若狂地说:“妈妈,你想不到吧,你一个堂堂初中老师,居然败在拼音不太好的女儿手下。哈哈,我终于报‘仇’了……”此时的我,简直比中了五百万还要开心一百倍。妈妈一听便傻了眼,刚才那坚定的神情已经荡然无存,妈妈连忙接过字典看了又看,生怕我看错了似的。看到字典上的读音,妈妈哑口无言。而一旁的我看见妈妈那副失落的样子,却毫不客气地幸灾乐祸,哈哈大笑起来。谁叫我是赢家呢?

我捧着使我获胜的“法宝”——字典,在书房里手舞足蹈、蹦蹦跳跳,沉浸在获胜的欢乐中,沉浸在与妈妈争论的乐趣中……

整体评价:

例文二

点评

这样的人让我牵挂

余晖洒落大地,秋风过,望着眼前那棵高大的桂花树,香气迷人,不禁牵挂起了我的外祖母……

记忆里,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却爱唠叨的人,佝偻的背,一头白发好像顽固的野草,一根一根地在她头上蔓延,每一根白发都是对我的操心,对我的爱,如同麦芒一般刺痛着我的心,她的脸上爬满了皱纹,如同一张揉皱的纸,写满了沧桑。

那年秋天,外祖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种下了一棵桂花树,那树并不高大,叶子也不多,看起来像一个孱弱的病人,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不久之后,冬天悄然而至。雪,在狂风中悲吟,漂泊,旋转,无形的锋芒一刀一刀地割在我的脸上。大片大片的雪花在呼啸的寒风中不住地打着旋儿,然后有力地拍打在地上,树上,不禁让人想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句诗。

外祖母向窗外望去,刚种下的桂花树上落满了雪花,在寒风中摇曳,犹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是多么的无助啊!外祖母望着窗外的桂花树,感觉有些怜惜。许久,外祖母拿上绳子和木棍,便走出了家门,去帮助小树加固。她佝偻着背,天气虽然很冷,她却毫不手忙脚乱,井井有条地将小树加固好。

外祖母回到屋里,嘴里还喘着热气,“外祖母,为了一棵刚种下的桂花树,而让自己冻感冒了可不值得啊!”我握着外祖母那双冰冷的手说。接着,外祖母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那是因为你爱吃桂花糕呀!外面买的总是没有家里做的好。”外祖母笑着说,恰似在冬日绽放的桂花。

“那是因为你爱吃桂花糕呀!”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饱含着外祖母对我的关爱。这些年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人,她曾经陪我玩,陪我成长,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牵挂呢?

整体评价:

2.根据要求自我诊断、修改习作。

自我诊断方法

(1)是否有错别字、语病或标点符号误用?

(2)语言是否流畅?条理是否清晰?

(3)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典型?

(4)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是否突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