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年长,我越发认为任何语言都抵不过真实的经历。
感动我的从来不是华丽的词藻,而是细腻的文字间流淌出来的感情共鸣,就像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是情感的牵扯,是本性。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极纯粹的书,李继宏翻译的文字像是从心尖尖上流淌而下的柔软,动心十分。
虽是文字描述,表达却入木三分,我的大脑跟随细腻的文字早就上演了一场情感上的波涛汹涌。
当读到哈森去帮阿米尔追风筝时,哈森转身,双手放在嘴边,眼神坚定地大声喊道:“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崩溃大哭,不只是因为感动,而是一种混合震撼、不可思议的情绪暴击我的心灵,让我情难自控,反应过来之时,自己都为之惊讶,这是第一本让我如此痛心又高兴的书。
眼泪跟着书本的内容,滴答滴答,痛并快乐的情绪夹杂在整个阅读时间。
1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便是真正的获救
阿米尔出生在喀布尔富人区的富裕家庭,父亲是成功的商人,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巨贾,母亲是大学老师。
哈桑是阿米尔家仆人阿里的儿子。
阿米尔12岁以前都是和哈桑玩在一起,哈桑特别忠实,正直,勇敢,他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
阿米尔敏感懦弱,父亲经常夸赞哈桑,并对哈桑举止亲密,让阿米尔十分嫉妒。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是父亲认为的男人该玩的游戏,阿米尔试图用赢得斗风筝比赛换回父亲的关爱、夸赞。
最终阿米尔在哈桑的帮助下赢得冠军。
风筝比赛中能追回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是无上的荣耀,人们会将其挂在壁炉架之下,供客人欢欣赞叹。
哈桑答应追到风筝以证明阿米尔的战绩。可是哈桑在归来的路上被阿塞夫等人截住。
阿塞夫要哈桑把风筝给他,哈桑不肯,于是阿塞夫强暴了哈桑,在那条荒芜小径的尽头。
这一切被躲在墙后的阿米尔看到,由于怯懦阿米尔没有挺身而出。
内心深深的愧疚,让阿米尔无颜再面对哈桑,在要求父亲解雇阿里、哈桑无果之后,阿米尔做出了踏入深渊的举动。
阿米尔在13岁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说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
哈桑也明白了阿米尔看到了不堪一切,哈桑承认了偷窃,最后阿里和哈桑一起离开了。
看到这里,久久不能释怀。
原来有一种难过,除了会流泪还有很长时间的沉默。像是在审判自己的灵魂,并在与其对话。
卡夫卡说:“一本好书必须是能劈开心中冰封大海的利斧”。
这也让我想到:如果你越来越冷漠,你以为你长大了,其实没有,长大应该是变得温柔,对全世界温柔,成熟是一颗心变暖,而不是变凉。
确实,当你不怨恨伤害你的人,不嫉妒比你优秀的人,不抱怨得不到,眼里有温暖,心里追求,你就能变得温柔,不尖锐。
我相信阿米尔后面长长的自我赎罪之路,才是真正的成熟。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世界上最悲伤的,莫过于把美好的事物粉碎给人看;
而最动人的也恰巧是破碎以后,以另一种美丽的形式组合,重新圆满。
2
你选择的善良就是最好的救赎,那里有成为好人的路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地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
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哪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特里法则中说: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因为正视错误的人,将得到错误意外的东西。
阿米尔不明白父亲为啥对哈桑语言动作亲密,还送他礼物,因为哈桑也是爸爸的儿子,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
当然这是直到哈桑死去以后阿米尔才知道。
爸爸对哈桑的举动是作为父亲却不能尽责的愧疚。
阿米尔嫉妒,爸爸伸手拍拍哈桑的后背,甚至还用手臂搂住他的肩膀。
阿米尔嫉妒,爸爸从来不会忘记哈桑的生日。
阿米尔嫉妒,爸爸夸赞哈桑勇敢,嫌弃自己不能挺身而出是个懦夫。
一系列的愧疚、嫉妒、羞愧慢慢积累,就像慢性毒品侵骨入髓,阿米尔从上一次袖手旁观不敢为哈桑挺身而出再到栽赃诬陷,一错再错。
深渊中的恶兽虎视眈眈想要吞并阿米尔,阿米尔在苦苦挣扎。这种心灵扭曲的较劲无疑是一种折磨。
人一旦犯下错误,是继续用更多的错误掩盖之前的错误,还是选择勇敢承认错误,获得救赎?这是个问题。
承认不体面的过去,在痛苦的撕裂之中抵达安详平静的心境,并不是很多人能做到。
阿米尔接到爸爸朋友拉辛汗的电话,原来,塔利班占领喀布尔之后,因为种族歧视,哈桑及其妻子当街被击毙。
他们的儿子索拉博进了孤儿院,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回去喀布尔救索拉博。
拉辛汗说:“阿米尔,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那时索拉博已经成了一个被性侵犯的舞童,而且是专属阿塞夫的舞童,父子两人被同一个人强暴。真是让人火冒三丈、无限感慨。
找到索拉博时,阿塞夫告诉阿米尔可以带走索拉博,但必须和他先处理一些陈年烂账。如果阿米尔能活着离开就可以带走索拉博。
阿塞夫戴上不锈钢拳套,轻松毒打毫无搏击经验的阿米尔。
钉子刺进阿米尔的后背,身子撞到墙壁上,拳套击打在阿米尔的下巴;
阿米尔的肋骨断裂,阿米尔的侧脸撞上电视柜的一角,又是一声断裂;
断裂声再次响起,这次是阿米尔的鼻子......
“自1975年冬天以来,我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被阿塞夫暴揍时,我大笑,因为我知道,在我大脑深处某个隐蔽的角落,我甚至一直在期待这样的事情。
我体无完肤——我当时并不清楚有多糟糕,后来才知道——但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我大笑。”
有网友说:“阿米尔被阿塞夫痛击的时候,他不觉得痛苦却感到畅快,这是对一个人愧疚之极时接受惩罚的快感。我亲身体验过。”
我相信这是真的。
良知是为人的底线,当我们犯了错误、做了坏事,心底总有个声音在喃喃呐喊,时不时地在挑战我们的良知。
如果我们内心深处有纠正错误的念头,并付诸行动,这就是走上了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当我们因为偷盗而羞耻,因为使坏而愧疚,因为任性而懊悔,因为虚度而不安。
当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当我们借各种方式去弥补,我们便是走上了那条成为好人的路。
人性是有弱点的,难免会被一些尚未察觉到的心态支配,对于这些事物,我们年少时或许是成年后依然没有能力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但这就是人性呀!
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阿米尔,在外人面前带着善良的面具,但面具下包裹着怯懦自私。
有句话说的很对,小恶小善才更像大多数人,我们不愿意做恶人,但也不愿意成为老好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隐秘的角落,犯错并不奇怪,做错事也并非无法挽回,最关键的是如果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你是否能够勇敢踏上阶梯?
作者:琴晴情卿,精读读友会会员。琴棋诗画都喜欢,柴米油盐也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