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维护稳定工作,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4 04:00:19

通讯员 张玉

近年来,吉首市人民调解工作突出服务大局、突出规范管理、突出工作保障,下大力气抓基层、强基础、促规范、谋发展,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发挥了在平安吉首、法治吉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定位明确 创实战之效

吉首市严格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各乡镇(街道)、市直相关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职责法定化”“谁主管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4原则,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扎实、全面、有效开展矛盾纠纷日常性和集中性排查调处工作,全力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社会稳定。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3071件,调解成功3001件,调解成功率达97.7%,协议金额达约6216.72万元。其中,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矛盾纠纷1858件,其中纠纷调处较多的市交调委调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420件,市婚调委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38件,市劳调委调解劳动争议纠纷254件,市医调委调解医疗纠纷27件等。

依靠群众 固不变之本

在11个乡镇(街道)、146个村(社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劳动人事争议、医患纠纷、物业管理纠纷、消费纠纷、涉校纠纷、征地拆迁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争议、食品药品安全纠纷、环保行业纠纷、旅游和涉旅机构权益纠纷、水利灌溉纠纷、知识产权纠纷、个私协会矛盾纠纷16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覆盖面,努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层次、全方位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深化专业调解员队伍建设,把懂政策、懂法律、懂专业、有威望、会办事、能公正、热心调解工作的人员充实到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中来,全市在册人民调解员900余名均发放电子证件。强化分级业务培训,规范调解工作程序,统一文书制作标准,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人民性、专业性、协同性。

共治聚力 筑善治之基

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补充、司法调解为保障、其他调解为延展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成立吉首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探索创新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形成以市乡村3级综治中心为主体的社会治理“主阵地”。2023年5月,680余平方米的市综治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体化整合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按照“设置合理、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方便群众”的原则和“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要求,重点打造组织指导、综合协调、业务管理、分析研判、调度指挥“五大功能”,努力实现在村(社区)、乡镇(街道)、市级化解率达到70%、20%、10%,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市、矛盾不上交。

法治保障 行长久之效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宣传,提升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意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理念,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元旦春节送法下乡”“寒暑假大学生送法下乡”“精准送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活动。组织发动各部门开展“维权助她 共筑芳华”女职工权益保护普法宣传进万企活动、宪法进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治护航行动、“千所联千企”律师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等系列主题普法活动。建成吉首市清廉教育基地、吉首市第三中学禁毒教育基地等一系列法治文化教育基地。重点培育一批以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等为重点的乡村“法律明白人”。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职能优势,实现146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