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十周年专题报道
1989年,我中师毕业。31年间,我从一名普通的小学英语教师成长为今天负责全市小学英语教研工作的教研员,我感念人生中重要的3次“国培”经历。每一次“国培”于我而言都是一次积聚成长内力的机会。
第一次“国培”让我率先与新课改同行
2000年,我是“国培计划”跨世纪园丁工程的首期学员,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我们在首都师范大学白广路校区培训,当时外语界的学术大咖为我们带来一场场学术盛宴,令我大开眼界。正值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伊始,我在学习中不断颠覆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认知。晚上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30位学员一起泡在灯火通明的图书馆,经常一熬就是一个通宵。
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带走的不仅是一摞摞厚厚的书,还有国家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与重托,以及每个人的踌躇满志。
这次“国培”让我率先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行。在之后的10年间,我把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和我同事们一起深耕细作,致力于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变革,力图改变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状况。
第二次“国培”让我跳出学科看教育
2010年,我获得“国培计划”首批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访问学者的资格。在国外的180天,我用图片与视频记录我所见到的教育,学习笔记整整32万字,《“慢”教育,让孩子自然成长》一书是归国之际我交上的一份答卷。这次的国培经历,让我开始跳出学科看教育。此后10年间,我和我的同事们专注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次“国培”让我懂得教育的共生与传承
2018年,经过层层遴选,我成为“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的首期学员,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科学规划下,作为培养基地的西南大学为我和来自其他省份的10位学员的专业成长量体裁衣,选派学校顶尖级专家做我们的导师。两年来一路相伴,亦师亦友,我们收获良多。去年,在西南大学、天津市教委和我所在单位共同努力下,我成立了全国首个由教育部命名的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独行快,众行远。我知道此次“国培”的深远意义。在工作岗位上的最后一个10年里,我必须在导师的引领下倾尽全力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攻坚克难阶段,让教育共生与传承。
三次“国培”,让我成长。此生有涯,教育无涯。我愿意甘之如饴踏踏实实做一辈子好老师,教好书,育好人。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06日第3版
作者:张宏丽